爽通識:通識科試後分析

爽通識:通識科試後分析

2013年DSE通識科已經考完,對於應屆考生,我建議不要「對答案」,但是對於正在準備DSE的中四、五同學,則絕對有必要深入分析試卷,不但可以觀察到考評局的出題模式,更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盡快進行改善。縱觀今年的試卷,難度較往年為高,其中涉及政治相關概念的題目就有三題,分別問及立法會拉布事件、六四集會釣魚島及固體廢物收費諮詢。對於政治議題,一般考生較為陌生,到底政治議題的寬度和深度如何呢﹖今天嘗試以今年兩條DSE題目和大家分析:

■首先,卷一必答題:你認為香港立法會議員為何要採用拉布策略﹖(6分)
題目分析:這題並無要求考生選擇任何立場,只是問及議員採取拉布策略的原因,建議最少三個論點。這題需要考生深入了解2010年五區公投、2012年替補機制的事件發展,同時也需要了解立法會中建制派及泛民主派的狀況,甚為深入。建議答案論點如下:
(1)藉拉布反對替補機制,捍衞香港市民選舉權利(政府提出的替補機制,規定有立法會議員辭職後,不再補選,而是由得票最高的落選候選人填補,剝奪市民的選舉權利,泛民主派藉拉布推翻機制,捍衞選舉權利)
(2)拉布是少數派在議會抗爭工具,防止多數派及政府濫用權力(香港立法會以建制派議員為主,政府在得到建制派議員支持下,權力失去適當制衡,拉布能拖延議案審議,達到制衡政府或建制派的效果)
(3)拉布能引起社會廣泛討論,以輿論壓力逼使政府撤回方案(替補機制提出初期,未能引起社會注意,拉布能短暫癱瘓議會運作,傳媒大肆報導下能增加市民對該議案的認識,增強反對聲音,逼使政府作出讓步)
(4)泛民主派藉拉布來表達對建制派壟斷議會狀況的不滿(在不公平的功能組別制度下,香港立法會被建制派議員所控制,無論在全體投票還是分組點票時,泛民主派都處於不利位置,因此藉拉布表達對這制度的不滿)

■另外,卷一另一必答題:你認為拉布是否會損害香港人利益﹖(8分)
題目分析:這題要求考生給予明確立場,建議考生肯定作答,同時在答案中做到正反立論。正是指提出充足論點以支持你自己的立場,反是指必須提出不同意見者的論點,並作出有力反駁。這樣才符合考評局所要求的多角度思考及具說服力。建議答案論點如下:(假如立場為:拉布不會損害港人利益)
正論
(1)拉布可捍衞市民選舉權,保障了市民基本權利(反對替補機制,爭取香港人的補選權利,令港人可選擇真正代表自己的民意代表進入議會)
(2)拉布達到抗衡政府作用,警惕政府須回應市民訴求(雖然拉布以失敗告終,但能讓政府在以後政策制定過程更保障市民利益,防止爭議及拉布再現)
(3)拉布體現香港法治精神,有助改善香港國際形象(拉布策略廣泛被世界民主國家少數派所使用,在法律規則容許範圍內爭取少數派權益,政府無權粗暴中斷。凸顯香港法治之區形象,反而有助吸引外來投資及人才)
(4)拉布能提升市民政治關注度,增加社會參與改善社會現狀(香港市民普遍政治冷感,拉布能增加市民對政治事務關注,增強政治社會參與,積極改善社會現象)
反駁
(5)拉布導致嚴重資源浪費,例如立法會額外開支達1,200萬元。(對於政府每年超過3,000億元財政收入,只屬九牛一毛。同時如果以1,200萬元能達到保障市民權利,改善政府政策的效果,是十分值得,利大於弊)
(6)拉布癱瘓立法會,阻礙其他重要議案的審議,例如競爭法。(拉布只是少數派短期抗爭策略,並非長期措施,只要逼使政府作出讓步,改善政策,拉布隨即結束,對整體政策影響實際不大)
以上兩題,分別需要考生掌握:五區公投、替補機制、建制派、泛民主派、法治精神、政策制度、三權分立等概念。最重要的,還是考核大家拿到題目,如何在短時間內審題、分Point、反駁、組織等考試技巧及考試能力﹗如果大家仍未掌握這些基本技巧,現在絕對是時候開始訓練了﹗
由以上兩條題目分析可見,通識科並非「隨便吹下水」就能考到五級以上成績的科目。以這兩年考評局題目可見,越是政治敏感的題目,則越大機會成為考試題目。因此,考生不但要掌握書本上基本的六大範疇概念,更加需要多留意政治新聞、多思考和分析政治事件。考試時的良好分析能力、良好分Point能力、良好組織能力,並非考試前一個月「谷盡」就能掌握的!通識,就由今天開始,好好地讀﹗

Hong Sir
遵理學校通識科補習名師
(周二至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