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急速的信貸擴張,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再度引來國際評級機構高度關注。繼上周惠譽將中國主權評級降級後,穆迪昨日亦將中國的主權評級展望下調,由正面轉為平穩,但評級Aa3則維持不變。不過,有經濟師認為地方政府債務如計時炸彈,要小心外圍不穩局勢,隨時變成藥引。
記者:周燕芬
今年中國首季社會融資規模為6.1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58.4%,當中以信託貸款增長最凌厲,佔整體13.4%,提高8.8個百分點。東方匯理銀行高級策略師張淑嫻表示,有關展望調整料不會對中國企業發債成本構成影響;中央連同地方政府負債佔生產總值約40%,並不算高水平,內地股市疲弱,投資者對債券市場有一定需求。
項懷誠估20萬億較惠譽高
不過,一中資銀行經濟分析師認為,中國的主權評級展望被下調一事,不能掉以輕心,惠譽估計地方政府債務將為12.85萬億元,而中國審計署負責人近期預計,現有中央與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為15萬億至18萬億元,佔2012年底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9%至35%。上述預期本已令人不安,更令人擔憂的是,掌握內地財政狀況的財政部前部長項懷誠上周在一個論壇上表示,地方政府債務可能高達20萬億元,數據遠高於惠譽的估算。
上述分析師說:「美國再現恐襲、東亞局勢不穩、歐債危機未解決,加上美國經濟復蘇步伐緩慢等利淡因素,隨時變成令中國爆發危機的藥引,當然中國巨大儲備有助解決危機,但中國亦會內傷。」
的確,穆迪報告明確提到,來自地方的或然債務,有機會削弱中央資產負債表,打亂中國邁向更平衡穩步發展的經濟體。審計署於2010年底曾公佈地方政府的負債為10.7萬億元,當中6.7萬億元列入地方財務資產負債表中;但穆迪對有關數據,是否全面反映地方融資平台或然風險有所疑惑。另一風險因素是信貸增長提速;相關增長主要來自非銀行體系、影子銀行貸款,雖然影子銀行信貸未有造成系統性風險,但人行沒有政策工具可作出監控。
可能觸發降低中國主權評級的風險,穆迪指包括經濟放緩速度較預期為快,或然負債令政府財政惡化,或發生社會不穩定事故,導致領導層對推行的經濟金融政策分心。穆迪建議利率自由化,於地方政府建立具透明度的地方債券市場等金融改革,將有助未來金融體系不會被影子銀行系統所動搖。
港評級展望調低至平穩
由於中港經濟關係密切,穆迪同時調低對香港的評級展望,由正面轉為平穩,香港主權評級則維持Aa1不變。穆迪對本港銀行體系滿懷信心,香港的銀行金融健全指數是全球最高,雖然未來數年香港銀行體系或會面對樓市下滑情況,但本港銀行之前亦曾面對過樓市大跌,本港銀行體系穩健性依然未有受到嚴重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