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br>白皮書四招忽悠輿論 - 李平

盡論中國:
白皮書四招忽悠輿論 - 李平

中國昨日發佈第八份國防白皮書,其新意在於凸出新任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決戰決勝」的治軍理念、國防理念。軍方在記者會上並未否認新國防白皮書反映中國對外政策更加強硬、軍隊更傾向於使用武力解決國家領土和主權爭端,還強調軍隊必須「決戰決勝、不辱使命」。而且,白皮書新增維護海洋權益、海外利益的內容,未再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反映軍方鷹派佔據主導地位。

軍費問題隻字不提

國防白皮書的功能之一是增加軍事透明度,但中國國防白皮書改綜合型為專題型,反而削弱這方面的功用,迴避了一些敏感問題。一是對外界關注的中國軍費問題隻字不提。今年3月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前夕,大會新聞發言人也未循往年慣例率先公佈軍費預算數字,罔顧中國軍費連年高速增長已觸發鄰國的擔憂與警惕。
二是白皮書雖公佈陸、海、空三軍總兵力為148.3萬,但未交代二炮部隊、武警兵力。2006年的國防白皮書曾公佈解放軍兵力規模「保持230萬人」,餘下的80多萬兵力又是如何分佈?外傳武警兵力已達80萬,解放軍近年並未裁軍,但是否擴軍?至於把公佈陸軍18個集團軍的番號稱為增加透明度,未免過於自欺欺人,這只不過是一般軍事愛好者都知之甚詳的公開「機密」。
三是在核戰略問題上,過往白皮書都明確宣示「中國始終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今次則改為在介紹二炮部隊時強調要「做好核反擊準備」、「在國家遭受核襲擊時,使用導彈核武器,獨立或聯合其他軍種核力量,對敵實施堅決反擊」。這是否代表中國核戰略的調整,抑或是因應北韓危機?
四是在軍隊與地方政府維穩的關係問題上,備受非議的是武警淪為一些地方政府的打手。但白皮書只強調解放軍、武警在維穩方面的反恐成績,迴避介入徵地、拆遷問題,還首次提及港澳特區政府「可以向中央人民政府請求駐軍協助維持社會治安」。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