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增7.7% 未反映H7N9肆虐中國GDP危危乎

首季增7.7% 未反映H7N9肆虐
中國GDP危危乎

【本報訊】中央換屆、限制三公開支、日本等發達國家放水等內外因素夾擊下,今年中國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只有7.7%增長,低於市場預期。是次數據仍未反映H7N9禽流感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分析指出,若疫情擴大而中國出口仍未能擺脫弱勢,中國全年GDP保7.5%增長不易。

記者:周燕芬 劉美儀

中國第一季度GDP 7.7%的增速着實讓人失望,分析師歸咎於與新領導班子早已揚言不要水份的經濟有關,而換屆後中央只推遏抑樓市政策而沒有谷經濟措施,加上外圍經濟復蘇慢,故首季GDP只有7.7%增長可以說是有理由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主任張永軍稱,「未來經濟回升的勢頭預計仍將延續,但回升步伐要比原來想像的慢。」

大行唱淡今年經濟

但多間證券行已將中國全年經濟增長下調,摩根大通將其2013年GDP增長預估下調至7.8%,澳新銀行亦下調全年經濟增速至相同水準,並同時將通脹預估從此前的3.8至4.0%調降至3.5%。
的確中國經濟增長有暗湧,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發佈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小幅回落,主要是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以及國內主動調控的結果,他認為,國民經濟總體來說開局平穩、穩中有進。但盛來運提醒大家,「禽流感對經濟的影響,我們還沒有進行測算,這個問題還需要觀察,並在高度關注之中。」
要知道,中央限制三公開支已影響內地消費,中國出口受制外圍之局於短期未有突破,消費又受影響,即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頭馬(投資、消費與出口)只有投資,中國經濟前景存在不確性正在上升。
盛來運承認,餐飲收入下降,尤其是限額以上的高檔酒店的餐飲收入下降程度更加明顯,一定程度上說明公款的消費受到一定的抑制。

人民幣滙價續新高

既然中國首季GDP的弱勢亦受限制三公開支影響,要中央因一兩個數據而再推新措施救市,看來不會是短期出現。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華中煒稱,政策不會針對短期經濟波動有非常強的反應,而是針對轉型升級和制度改革等長效機制方面有更多考量。
內地首季經濟增長雖遜預期,但美國國務卿克里剛結束短暫訪華,人民幣滙價續創新高,突破每美元兌6.19人民幣關口,連續第2個交易日刷歷史高位,昨收報每美元兌6.1871人民幣。恒生銀行(011)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指,內地首季經濟數據未如理想,料會減低因日圓量寬顯著貶值,引發包括人民幣等區內貨幣,需要競爭性貶值作回應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