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幫手 逾千呎組屋只賣240萬<br>星洲上車客:買樓唔難

政府幫手 逾千呎組屋只賣240萬
星洲上車客:買樓唔難

【新加坡直擊】

香港與新加坡在經濟發展、文化及地理位置等有着類似的「基因」,令這對「活孖寶」一直以來都是互相較勁的對象。惟在「安居樂業」的房屋一環,香港與新加坡相比則完全望塵莫及。本報記者親赴獅城了解當地的地產市場,在兩地政府對「安居」的取態不同下,獅城國民在政府扶助下能夠輕鬆「上車」,反觀港人「上車」卻仍舉步為艱。
記者:吳永強 攝影:羅君豪

與本港情況一樣,新加坡的樓市近年越升越有,當地政府自09年至今曾七次出辣招企圖「㩒低」樓價,於今年1月推出的招數更被指「落重藥」抑制房產市場。惟昨日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公佈的上月私宅新屋銷情似乎卻再度暗示「辣招不辣」,3月份銷售錄得破紀錄新高至2,793個單位,較2月份的712個單位激增接近3倍。而據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的新加坡私人住宅價格指數,今年第一季按季升幅雖有所緩和,惟仍創下新高的213.1點子。

新加坡的公營房屋稱為組屋,佔國民自置物業的比例高達八成。

組屋雖是公營房屋,但面積之大已可媲美香港的豪宅。

組屋的廚房面積,有如一般香港家庭的客廳般大。

將組屋定價與市價脫鈎

雖然獅城樓市「越控越熱」,但卻出奇地未有波及到有住屋需要的「上車」族,當地國民「上車」仍較香港輕鬆得多。今年26歲的新加坡國民陳沛聰與太太向政府購買位於Serangoon的過千呎5房式組屋,售價約為35萬元坡幣(約240萬港元),他認為「(買樓)唔難,價錢平,而每個月千幾蚊坡幣供款(可在公積金戶口扣除)。」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許文遠上月亦對準備上車一族大派「定心丸」,「我們承諾會調整價格,為絕大多數首次購屋的新加坡家庭提供負擔得起的新組屋……他們『像父輩那樣擁屋的新加坡夢』是有保障,這一點我們絕對保證。」
熟悉新加坡樓市的城大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曾淵滄指,以前新組屋定價主要參考二手組屋的轉售價,惟近一年半新加坡政府及時將新組屋定價與市價脫鈎,再加上新組屋供應源源不絕,令到二手組屋樓價縱然隨着私樓價格持續亢奮而一升再升,惟新組屋的「上車價」未有完全「跟足」,「唔理二手市場高低,定價以收入來定,咁即係話人人都買得起。」

當地建屋局未有條文限制申請組屋的面積大小。

在新加坡政府的房屋措施支持下,當地市民要實現置業夢相對容易。

Helen的出租房間裝修欠奉,惟勝在地點方便。

港下調居屋定價非易事

新加坡政府「伸手」控制新組屋售價幫助國民輕鬆置業,更令到要辛苦「捱騾仔」才換得數百呎斗室的港人恨得「牙癢癢」。事實上,縱然政府復建居屋,惟在現時的定價機制以參考市價為主軸,不少小市民連居屋都買唔起。

雖然港人「上車」舉步為艱,惟房委會委員兼長策會成員蔡涯棉卻認為本港難以「照辦煮碗」複製「新加坡模式」,由政府直接出面,將居居定價大幅下調。他認為,由於香港以私人市場作主導,要改變居屋的定價機制幫助市民更輕易上樓並非易事,一方面要顧及現有私樓業主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要平衡公帑被適當運用,「政府在『上車』的時候可以幫一幫」,惟「上車」族卻不能過份依賴政府。

新加坡國民陳先生:「(買樓)唔難,價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