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不及當年富商墳墓<br>隋煬帝陵無皇族氣勢

規格不及當年富商墳墓
隋煬帝陵無皇族氣勢

江蘇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前日(14日)宣佈,近期在該市邗江區發現的古墓,出土墓誌寫有「隋故煬帝墓誌」,和去世時間等字樣,與史實相符,而且墓中陪葬品規格等級很高,初步認定墓主為暴君隋煬帝楊廣。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古專家日前在揚州召開論證會,認可了這一論斷。

揚州有地盤工人去年底發現兩座隋末唐初的磚室墓,經考古隊勘察,從西側墓中出土一方墓誌,清楚寫有「隋煬帝墓誌」,墓誌中「隋大業十四年」正是隋煬帝楊廣被叛軍殺死的公元618年,而「帝崩於揚州」,「……於流珠堂」,清楚寫明楊廣死後蕭后葬他的地方,專家據此認定墓主為隋煬帝。另一座剛開始發掘,專家推測墓主很可能是隋煬帝的皇后蕭氏。

掘出鎏金陪葬品

被發掘的隋煬帝陵包括墓室、耳室和甬道,長8餘米,寬近5米,深2米多,屬中小型墓葬,其規模遠遠達不到帝陵所應有的氣勢,甚至不及當年的富裕人家。目前墓中雖無棺木和骨骼,但考古專家發現了銅鋪首、玉腰帶、銅錢和鐵釘等十幾件文物,數量雖少,等級很高。其中4隻銅鋪首均為鎏金,體積巨大,很可能用於棺木上,而玉腰帶外面包金,俗稱金鑲玉,這兩類陪葬品並非普通官員可以享用,證明墓主身份非凡。楊廣是隋朝第二代皇帝,在位時修建大運河、開拓疆土、創造科舉,卻又是弒父殺兄、荒淫殘暴、濫用民力的暴君,直接導致隋朝滅亡。據專家指出,隋煬帝陵規模小,與其死因和多次遷移有關。公元618年,隋煬帝巡幸揚州期間,禁衞軍發動兵變吊死楊廣。楊廣死後,蕭皇后與宮人用漆製床板做棺,將他葬於江都宮流珠堂。蕭皇后病死,與隋煬帝合葬,此後隋煬帝陵曾多次遷移。另外也有專家推測,隋煬帝是亡國之君,陵墓規模小得多。
在此之前,揚州已有一處「隋煬帝陵」,由清嘉慶年間大學士阮元經考證修復,現為當地著名旅遊景點,與新發現古墓相距5公里。當地文物專家稱,兩墓間的關係,仍待考古發掘新的證據說明。
江蘇《揚子晚報》/上海《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