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千姿 - 鄧達智

古樹千姿 - 鄧達智

展期頗短,4月12至21日,一年一度假沙田公園藝術廊舉行之盆景展已開始,慕此道者從速。
今年主題:古樹千姿。完全門外漢,有幸參與賞我機會增加知識,得近一門精緻藝術生活情趣。盆栽在有限的空間,創造富大自然氣息生趣,好一抹充盈禪趣濃縮風景。透過主辦單位沙田盆栽會的活動指引,得一抹盆景識見,觀賞過程掌握幾分實在。例如用作栽種的古盆,原來經常見到,以明,清,民國又以清朝出品較眾。晚明期:波紋口圓形盆。清早期:直口長方盆,藍釉長方盆,藍底陰刻方形盆。清中期:藍釉束口杯形圓盆,山水圓形盆。晚清期:粉彩八角盆,八仙賀壽貼塑色缸。民國:紫泥樹椿形盆。
香港常見盆景以「嶺南派」為主,特點:蓄枝截幹為主流,採用帶枝修剪辦法。構圖方面,因樹造形,主張自然。基礎方面,經思考後栽坏,也宜先栽種地上加速其生長,待葉芽茁壯,選定構圖並訂立所需頂托葉芽與托位。候至頂托粗度合適時截去,以後每節如是施行,效果:枝托力度呈蒼勁。樹冠較難處理,須多加思考及觀察,待至接近成功五至六成,移植上盆,加以剪裁,在盆上長枝爪,是為「先天後天結合」:即先天的樹椿,後天的技術,以上為上世紀60年代,廣州盆景在香港展出,引起哄動讓愛好者眼前一亮,是為「嶺南派」。
頂級的嶺南盆景須先天好樹椿加後天高深技法,更講求意境優美之構圖及清晰故事主題等等,各方配合,加上几架,才得成就雅致盆景。一直不明是時間:動輒標明60年,甚至100年盆景何如方就?原來,可選有年份樹椿栽植,按培植之藝術家心思技巧生出新形態;風景是新的,樹卻隨時比護植的主人更老。
比較其他藝術範疇,栽植盆景所需時間相比一般攝影,畫畫,陶瓷,雕塑……大概都更長,風雨不改,每天侍候。打理得宜,樹比人長壽,一代人下去了,須下一代有心人將盆景珍重延續,擺到眼前,讓我們養眼了,讚嘆了,誰知一枝一葉寸心知,絕無急就章。各位有興趣前往沙田公園欣賞,嘗試給予充足時間將腳步放慢,試從不同角度觀察,形態微妙,一步一風景。
題外話,未知韓國可又有人申請盆景為該國歷史文化遺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