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綫《新聞透視》上周六突然抽起〈碼頭風雲〉報道,換上〈酒店變住宅〉,惹來自我審查質疑,不知會否掀起電視風雲。
較早前,無綫《東張西望》報道碼頭工潮,被指編採取態偏頗,通訊局接獲數以千計的投訴。既然有前科,又難怪今次無綫突然抽起〈碼頭風雲〉報道,被人質疑是否再有高層人士施壓,損害新聞言論自由。
客觀事實是本地地產商操控各行各業,電視及報章又要依靠廣告收入才能生存,故此若得罪地產商,後果可大可小。壹傳媒便因不時揭露地產商的醜聞,長期被他們杯葛,收不到一分一毫廣告費。
但以無綫收視率之高,又何須害怕地產商杯葛?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去年廣告淨收入高達37億元,增長近一成,稅後溢利17億元,增長一成多。地產商若杯葛無綫,恐怕自己會損失一個重要宣傳媒體。
況且今次無綫抽起〈碼頭風雲〉,改播〈酒店變住宅〉,不過是將和黃嚴磊輝的囂張嘴臉,換上長實趙國雄的失實說話。長實分拆雍澄軒,趙國雄說酒店單位可以租給自己或外母住,有誤導買家之嫌。無綫先播〈酒店變住宅〉,再播〈碼頭風雲〉,更突出本地大財團如何為富不仁。
經過今次小插曲,日後無綫播出〈碼頭風雲〉時,相信收視率更高,更多人知道大財團如何藉政府偏袒政策牟取暴利。
林本利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網誌:mailto:lampunlee.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