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為港訂普選路 倫敦華僑失望<br>鐵娘子「敵不過鄧小平」

沒為港訂普選路 倫敦華僑失望
鐵娘子「敵不過鄧小平」

【《蘋果》記者白琳英國直擊】
淨色藍套裝是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的招牌衣着,1995年中國大使館搞農曆新年派對,她破天荒換上藍底白花絲質雲錦赴宴,與一眾華僑闊太合照,笑意盈盈。拍這幀照片的是倫敦紅橋區前市長陳德樑,這個土生土長香港人指,縱使戴卓爾夫人不如英女皇般親民,卻帶領保守黨走過最光輝的歲月,卻「唯一爭唔過鄧小平」,未能保住香港。有香港僑領認為,戴當年沒為香港訂立清晰普選時間表和路線圖,招致今天亂局。

倫敦紅橋區前市長陳德樑指戴卓爾夫人帶領保守黨走過最光輝的歲月。易仰民攝

陳德樑在港當過公務員,赴英進修後落地生根,88年加入保守黨,是倫敦紅橋區現任議員和前市長。
他曾和英女皇共晉午宴,兩位最具份量的英國女性在他眼中性格迥異,「戴卓爾夫人傾兩句偈,目光已經移去其他人,I found it very odd。佢可能好少見中國人,想同多啲人傾。英女皇就完全唔同,真好多,好engaging」。

「50年不變已仁至義盡」

戴卓爾夫人執政之時,陳德樑在黨扶植下首次晉身議會,也因馬卓安政府民望下挫而一度失去議席,「燃料要收附加費,家家戶戶聽到我係Conservative,即刻嘭一聲閂門。」但陳認同戴卓爾夫人對所有種族一視同仁,努力工作和進修必有出路,「我捱過工黨嘅慘。罷工最高潮嗰陣,食食吓飯可以停電,垃圾堆積如山」。
陳指戴卓爾夫人敢為英國據理力爭,曾在歐盟爭取回扣農業補助,人們都說她此舉如「拎手袋去拍人哋個頭」,但卻敵不過鄧小平,「爭取到50年不變同5萬居英權,已經仁至義盡」。但他對香港寄予無限同情,希望盡早落實真普選,「𠵱家除咗派糖,乜都做唔到」。

英軍昨天為戴卓爾夫人喪禮進行綵排,一絲不苟地用炮架運送一副蓋上國旗的棺木到聖保羅大教堂。美聯社

指戴應為港人做更多

倫敦唐人街是保守黨票倉之一,倫敦華埠商會前任會長吳國強說,自戴卓爾夫人執政開始,唐人街與保守黨關係良好,之前成功爭取在街道安裝閉路電視,令治安和市容也大為改善,亦帶旺了唐人街經濟。
不過作為港人,吳認為戴應在中英談判時為香港做得更多,「如果佢多啲照顧香港人,民主條路set得清楚啲,香港𠵱家就唔會咁亂」。

留學生:香港前景不明朗

戴卓爾夫人在中英談判重重摔了一跤,為香港移民潮掀開序幕。八十年代赴英求學的Rex每天追看香港報紙,跟進中英談判最新發展,最後香港鐵定回歸中國,加上六四事件,Rex也決定不回頭,在英國定居。離鄉別井與家人分隔兩地,求的卻是一份安穩,「香港前景好多不明朗因素,大家都擔心係咪可以喺公平合理環境生活,呢個問題到𠵱家仲存在」。

擔心國民教育

平心而論,Rex說港人不應埋怨戴卓爾夫人,「埋怨嘅前提係,你覺得唔應該回歸」。他認為戴「手上冇牌」,不可能繼續管治香港,「去到尾都係講道理,呢個係不平等條約,冇基礎同人拗,中國收返好正路。我係中國人,又喺殖民地政府長大,想回歸中國,又覺得惋惜,好矛盾」。
80後港人Justin的父母是公務員,1997年赴英讀書,享用港英公務員的教育津貼,現時在大學任職。他笑言中英談判的成果之一,就是公務員平穩過渡,他才有機會赴英,現正躊躇應否回港,「雖然話50年不變,但香港所有嘢已經跟內地嗰套,當年我哋擔心母語教學,𠵱家又有國民教育,我都要為下一代着想」。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