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禽流感疫情由華東向外擴散之際,北京首次發現一名4歲男童感染H7N9病毒卻無發病,他正留院觀察。本港專家憂慮,倘病毒能人傳人,如該名男童般的「隱形病人」將令疫情難以控制。昨天江蘇、浙江和安徽各新增一名確診病人,三人全部危重,江蘇則多一人死亡;不計北京帶病毒男童,內地累計確診病例63宗,當中14人死亡。記者:陳凱迎
北京確認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後,衞生局在確診女童姚圓圓居住的朝陽區崔各莊鄉奶東村,對村內禽類養殖戶及與女童父親相關的高危人群共24人,進行篩查監測,方式是從口腔黏膜和咽部採樣,送北京市疾控中心進行檢測。結果,一名4歲竹姓男童帶有H7N9禽流感病毒,但並沒有臨床症狀。該男童父母從事禽魚販賣,與他們一家隔街相對的鄰居,曾購買圓圓家販賣的雞。
發病與否視乎免疫反應
7歲的圓圓則病情好轉,昨天已由地壇醫院重症監護病房(ICU)轉到普通病房接受治療。她在ICU病房曾接受兩次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均呈陰性。轉入普通病房後,若第三次檢測都呈陰性,即可宣告康復。北京地壇醫院危重症救治中心主任劉景院指,圓圓已無咳嗽及咽痛等症狀,院方對其治療有所降低,已停止吸氧和靜脈輸藥,目前口服特敏福和中藥治療。
香港傳染病學會代表曾德賢醫生指出,人體感染病毒後發病與否,需視乎病毒毒性和數量,以及各人的免疫反應,有人感染病毒後免疫系統反應過大,反會侵害正常細胞,病情嚴重,亦有人感染後無甚反應,例如免疫系統未完全發展的兒童。
候鳥遷移或令基因重組
中文大學呼吸內科教授許樹昌坦言,對於有隱形病人並不感到意外,因過往有研究證明,於爆發H5N1禽流感的地區,也有約2%人士體內有針對H5N1的抗體,反映他們曾受感染卻沒有病發。許認為,現階段H7N9隱形病人的危險性不大,但一旦H7N9病毒可持續地人傳人,便難以揪出隱形病人將之隔離,增加防疫難度,隨時可演變成大流行。
內地呼吸疾病專家鍾南山昨天警告,雖然還未發現H7N9病毒會人傳人,但這病毒還在變化,而且在候鳥不斷遷移向北的過程中,可能再有基因重組,出現新病毒。他還說,在已發現H7N9病例中,很多人病發前跟禽鳥無接觸。
每隻6分錢人幣 賣鴨仔餵蛇
自從H7N9禽流感爆發以來,家禽沒有人買,繼早前廣東有鴿場將大量乳鴿活埋,福建漳州則有鴨農將剛出生的鴨仔,以每隻6分錢人民幣價格,賣到蛇場,作為蛇的晚餐。
改食水產蔬菜
漳州的鴨農近日整理鴨苗及鴨蛋,將剛出生的鴨仔裝入籠中,一批又一批的送到當地的蛇場。運到蛇場後,鴨仔被放入蛇籠之中,準備成為蛇的食糧,不少剛出生的鴨仔還不知危險,仍在蛇籠的水池中游泳。
內地家禽銷量大跌,其中有17個確診個案的江蘇省,本月家禽、豬肉、雞蛋銷量明顯減少,民眾改食水產和蔬菜。曾是內地首富的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亦發聲,希望當局推出政策幫助飼養戶。劉永好旗下企業在華東地區雞肉銷量減少一半,豬肉亦大幅減少,他說:「雞肉沒人買了,豬肉沒人買了,當局政策應多幫農業。」
內地民眾對禽流感極之敏感,廣州白雲區一名賣鴿的女店主前日被發現在家中猝死,馬上引發與H7N9聯想。家屬稱死者之前身體健康,無流感症狀,目前正在等候死因調查報告。當局則強調疾控部門表示暫未收到禽流感病例報告。
新華網/廣東《羊城晚報》
關鍵取消華東團至下月6日
【特稿】
本港家禽業界今天將與食物及衞生局會面,零售商計劃向當局反映生意受H7N9影響大減五成的慘況。因應內地H7N9疫情持續,繼縱橫遊宣佈取消華東團後,關鍵旅行社也取消今天起至下月6日期間出發的所有華東團,往後出發的華東團是否取消,則因應疫情而定。
雞販減少入貨
本港近日就是否需要全面禁止街市出售活雞出現爭議,港九新界冰鮮禽畜零售商會會長黃偉泉透露,家禽業今天將與食衞局會面,預料批發、運輸和零售商均派代表出席。黃偉泉表示,自從內地爆出H7N9疫情以來,活雞及冰鮮雞銷情大跌五成,零售價由平均每斤40元跌至約30元。
根據漁護署資料,本港昨天有6,000隻雞由廣東供港,另有7,515隻雞由本地農場供應。黃稱,疫情出現前,內地供港活雞及本地農場雞每日分別有約7,000隻及逾10,000隻,但不少雞販擔心購入活雞後無人問津,遂減少入貨。
此外,關鍵旅行社昨證實,因應內地爆發H7N9疫症,今日至下月6日出發的所有華東線旅行團均已取消,已報名的客人經已退款或轉團。過去一個月共收到兩宗退團及轉團的查詢。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