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病人距離不用再等器官捐贈的日子,又再踏前了一步。美國科學家在老鼠身上成功用人工方法培育腎臟(圖),移植後運作正常。
麻省總醫院的再生醫學研究員奧特(Harald Ott),是將人工培育心臟、肺和肝和方法,用於腎臟。首先取出老鼠腎臟,用清潔劑將上面的細胞完全洗走,剩下纖維狀的膠原蛋白「支架」,再在支架種上初生老鼠的腎臟細胞,以及人類的血管壁細胞,放入培育器三至五日,讓細胞增生,就培育出腎臟。
植回老鼠體內正常運作
人工培育腎臟在實驗室測試中,證實可過濾血液中廢物和製造尿液,移植回老鼠體內,亦能正常運作,但效率不及天然腎臟。奧特相信是因為他使用的初生老鼠腎臟細胞未夠成熟,如改用其他種類細胞種上支架,效果應會更好。他亦正嘗試用相同方法人工培育豬腎,最後培育人腎。
這方法可用腎病病人自己的細胞,培育新腎作移植,不會有排斥問題。雖然這方法仍需要他人捐贈腎臟製作支架,但由於只要架不要細胞,不用怕捐贈者的腎受感染或有其他問題,供應量會多得多。如果用現時正火熱發展的3D打印技術製作支架,更可連捐腎的一步也可免除。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