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及早發現肺癌患者因哪種基因變異致病,可減低死亡率。但一般人又是否需要在患癌前做基因檢測,確保一旦患癌可盡快對症下藥?中文大學腫瘤學系教授莫樹錦指出,基因變異會在何時或那個器官出現,暫時未能詳細分析,一般人倘無症狀,醫生難以突然進行抽取組織化驗,「理論上喺個肺組織度(出現基因變異),但係右肺定左肺?呢啲暫時無法確定!」
肺癌基本上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兩者分別佔80%及20%。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可再細分為不同基因突變所致,以涉及EGFR基因及ALK基因較多。
中大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教授杜家輝表示,病人現時想確定所罹患肺癌是否與ALK基因有關,可透過螢光原位雜交(FISH)或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IHC)等方法檢測,前者成本高達每次4,000至5,000元,後者則每次只須100至200元。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