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食水深 罐頭魚年加18% <br>200款貨品 75%加幅高過通脹

超市食水深 罐頭魚年加18% 
200款貨品 75%加幅高過通脹

【消委會報告】

【本報訊】通脹高企,民生開支樣樣加。消委會昨公佈去年超市價格調查,本港3間連鎖超市百佳、惠康及華潤萬家,200款受歡迎貨品中,七成半在過去一年都曾加價,加幅更高於通脹,平均達6.8%。罐裝魚類加幅最凌厲,按年加價18.1%,罐頭豆豉鯪魚賣21.2元,比鮮鯪魚更貴。消委會呼籲超市定價克制,減輕市民生活負擔。

記者:鄭啟源 梁德倫 韓耀庭

消委會經三間超市同意,向市場調查機構收集超市貨品價格數據,並挑選200項受歡迎貨品作調查。超市貨品整體價格去年平均升6.8%,較同期通脹率4.1%為高。消委會又將貨品歸納為42個組別分析,加幅最高的首三位貨品依次為罐裝魚(18.1%)、雞蛋(17.5%)及嬰兒奶粉(17.3%)。

消委會發現超市貨品去年平均加價6.8%,高過通脹。 曾顯華攝

薯片牙膏不變 葡萄酒減價

罐裝肉、嬰兒尿片、沐浴露與洗手液,都錄得雙位數字加幅,只有薯片及牙膏的平均售價不變;葡萄酒、樽裝水及運動飲品則出現減價,平均售價跌幅分別為9.8%及0.7%。
比較消委會過去同類調查,罐裝豆豉鯪魚超市售價已連續兩年錄得大幅度加價,珠江橋牌227克裝豆豉鯪魚,前年售價已加21.8%,去年再加22.5%,3年間售價由14.2元加至21.2元。鷹金錢184克裝豆豉鯪魚加幅更高,前年先加34.4%,去年再加19.6%,平均售價由12.5元升至20.1元。
記者昨到小型超市家興筲箕灣分店及西灣河街市格價。天壇牌340克裝火腿豬肉及珠江橋牌227克裝豆豉鯪魚,售價分別是18.5元及19.9元,較大型超市平3.1%及6.1%。若將相若金額在街市購買鮮豬肉及鯪魚,18元只可買到243.2克新鮮瘦肉,平均每克價錢較罐頭豬肉貴;鮮鯪魚則比罐頭平,20元已可買到3條共重418克的鯪魚。

本報在超市用$18.5購得的火腿豬肉(左),較在街市同價買到的瘦肉為多(右)。

在超市用$19.9買到的豆豉鯪魚(左),較在街市同價買到的鮮鯪魚肉為少(右)。

呼籲超市克制 減市民負擔

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分析,去年貨品價格急升,既受內地通脹及貨品供求因素影響,亦與超市市場佔有率最大、「食水」最深不無關係。糧油進口商李豐年則解釋,近年受港元滙價弱勢,以及內地市場需求增加影響,令進口商議價能力降低,來貨價不斷上升,估計未來仍有加價壓力。
百佳回應指,大部份貨品整體售價已較市場低,受供應商上調貨品價格影響,超市零售價亦隨之上調;惠康指,去年受外圍經濟不穩、人民幣升值及通脹等因素夾擊,刺激供應商加價,已盡量控制成本穩定貨品價格;華潤萬家則沒回應。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多到不同店舖格價,又呼籲超市定價克制。

去年加幅最高5大超市貨品

惠氏金裝健兒樂2號900克裝
2011年:$182.2
2012年:$255.8
(加幅:40.4%)

惠氏金裝愛兒樂1號900克裝
2011年:$225.1
2012年:$281.4
(加幅:25%)

綠箭香口膠45克裝
2011年:$5.7
2012年:$7.1
(加幅:24.6%)

天壇牌火腿豬肉340克裝
2011年:$15.4
2012年:$19.1
(加幅:24%)

珠江橋牌豆豉鯪魚227克裝
2011年:$17.3
2012年:$21.2
(加幅:22.5%)

資料來源︰消委會

惠氏搶錢 2號奶粉加價40%

【水漲船高】
內地水貨客去年湧港搶購奶粉,掀起「港人港奶」保衞戰,奶粉售價亦水漲船高。消委會收集去年超市貨品售價數據,發現奶粉及嬰兒用品類貨品價格升幅顯著,嬰兒奶粉平均售價升17.3%,其中惠氏金裝健兒樂2號奶粉,一年內更加價四成。消委會未有評論是否有人抬價。

尿片平均加價10.5%

消委會分析超市有售的8款嬰兒奶粉資料,全部去年均有加價,平均加幅為17.3%,有6款加幅達雙位數,其中惠氏加價「最狼」,金裝愛兒樂1號及健兒樂2號奶粉,分別加價25%及40.4%,加幅冠絕其他超市貨品。相反成人奶粉加幅則相對溫和,4款成人奶粉平均加幅為5.9%。其他嬰幼兒用品加價同樣明顯,嬰兒尿片去年平均加幅有10.5%,其中Huggies大碼男嬰學習褲加幅達15.5%。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指,奶粉及嬰幼兒用品價格急升,相信與早前供應緊張有關,根據消委會每兩月進行的格價調查,各品牌奶粉在過去3年升幅達一成至四成。該會呼籲奶粉商及零售商,確保奶粉及嬰幼兒用品穩定供應。
《蘋果》記者

珠寶店賣有紋鑽戒劏客

【投訴急增】
視內地旅客如貴賓的鐘錶珠寶店,以不良銷售手法的投訴大增,消委會今年首季接獲189宗有關珠寶鐘錶店的投訴,較去年同期上升32%,當中六成涉內地旅客。

珠寶鐘錶店受惠自由行生意大增。

鐘錶店隱瞞賣水貨

內地旅客范小姐,在某珠寶店以38,000萬元購買一顆有證書的鑽石戒指,購買時曾向售貨員查詢證書中列有的「Pinpoint、Internal Graining及Surface Graining」英文字眼何解,但對方回答指該些資料不重要。范後來查證後得悉該些字眼代表鑽石有紋,不滿店員刻意隱瞞。消委會介入後店方同意范可更換貨品。
有內地客以14萬購買三枚手錶,後來發現其中兩枚手錶是水貨,擔心沒有全球保養,不滿店員從沒告訴他貨品是水貨;也有鐘錶店員向客人推銷一款意大利品牌手錶,包裝雖附中英文說明,但客人不諳英語,最後以2,400元買了三枚,後來才發覺是香港公司代理的不知名品牌,最後店舖同意客人換取等值貨品。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留意商店是否吹噓產品為外國名牌或魚目混珠,購買貨品前應對產品做足資料搜集,並保留單據。該會期望下半年生效的《2012年商品說明(不良營商手法)(修訂)條例》有效加強保障消費者。
《蘋果》記者

有線寬頻熱線 最難接通

【服務欠佳】
家居寬頻上網服務是港人「必需品」之一,但用家須向服務商的客戶服務熱線及技術支援熱線求助時,往往未能如願。消委會一項調查顯示,曾致電客戶服務熱線的消費者中,有36.2%指熱線難以接通。

不足40%用戶滿意和記3寬頻

消委會今年首季接獲437宗寬頻上網服務的投訴,較去年首季的543宗下跌兩成。消委會去年底至今年初,電話訪問了3,026名住宅寬頻上網服務用家,大部份為和記3家居寬頻、有線寬頻、香港寬頻和電盈網上行用家,結果顯示,29.8%受訪者受訪前3個月內曾試過在最常上網的時段不能連線上網。
網上廣傳一段希特拉也終止不到有線寬頻服務的「惡搞」片段,消委會的調查也證實,逾66%受訪者表示,有線寬頻的客戶服務熱線「難」或「非常難」接通,是最差的一個。和記環球電訊也有47.5%受訪用戶指熱線難或非常難接通。
調查結果又顯示,香港寬頻和網上行獲較多用戶滿意整體服務,分別超過5成;滿意和記3寬頻和有線寬頻的用戶分別不足4成。
消委會認為,調查結果反映服務商在熱線人手安排及服務質素上有很大改善空間。通訊事務管理局指,5間寬頻上網服務供應商早年已向消費者作出服務承諾,每季自行公佈表現並上載通訊局網站,供消費者作比較及監察。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