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鈔機遭冷待 少提款機一半

存鈔機遭冷待 少提款機一半

【特稿】
自助銀行服務越見普遍,銀行提款機或自助理財中心幾乎「梗有一間喺左近」,巿民到銀行自動櫃員機(ATM)辦理提款或滙款服務的次數,甚至多於親身到分行。不過,同樣屬銀行基本服務之一的現金存款服務,具存鈔功能的ATM則遠少於可提款或滙款的ATM。

「食飽」即停止服務

根據銀行提供資料,目前滙豐在全港有逾200部存鈔機,中銀香港(2388)則有182部,恒生(011)僅得97部。相比起有關銀行的提款機,數目少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跟現金提盡便會停止服務的提款機一樣,存鈔機接收一定數目的現鈔也會停止服務。
本報就上述銀行的存鈔機可存入現鈔限額進行查詢,銀行皆拒絕透露。中銀僅稱,設有專責員工監察存鈔機情況,並會按實際需要處理。恒生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主管陳力生則承認,部份地區的存鈔機因存入鈔票過多而會停止服務,「多數係啲高人流量嘅商業區。」
他舉例,旺角屬於高流量地區,中環等地方則較少見存鈔需要。但從銀行資料可見,恒生分別設於旺角港鐵站A出口及D出口的自動化設施中,大部份仍是提款機,存鈔機僅得兩部。

陳力生指出,決定是否增加存鈔機時,首要視乎客戶需求,其次亦要視乎是否有空間,「係咪要放棄一部提款機,用個位嚟放存鈔機呢?」
除了存鈔服務外,部份櫃員機亦提供存入支票服務,數量與存鈔機相若。由於入票機每筆款項只須存入一張支票,故因「入爆」而停止服務的情況較為罕見;加上銀行亦有在分行設有入票箱,以分散於分行開放時段內使用入票機的需求。
隨着電子銀行普及化,有學者指出,更多人透過互聯網或櫃員機進行戶口間滙款,可省卻現金或支票交收等程序。
另外,自動轉賬或網上過數,用以繳交電話費、租金或信用卡月結單,亦可以減少客戶需要到銀行或自動櫃員機入數,或者入支票的需要。
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系主任雷鼎鳴表示,近年巿民使用現金或支票入數情況已減少,多使用網上服務,「𠵱家多數係啲阿婆,先要去銀行入數。」

記者:關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