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懶理MPF 不知條款<br>韜睿惠悅:不宜揀保證基金

港人懶理MPF 不知條款
韜睿惠悅:不宜揀保證基金

【專訪】

港人對強積金(MPF)運作一知半解,接近退休人士雖然以保守行先,以為保證基金適合其年齡及風險胃納,惟卻因為不熟悉強積金運作,忽略了其細節而失去保證基金的保證效果。韜睿惠悅投資顧問香港總監曹偉邦提醒年紀較大供款人,債券基金防守性強,且操作上較保證基金更簡單易明,非常適合對強積金採不聞不問態度的年長供款人。
記者:董曉沂

現時強積金制度下,基金類別分為股票、債券、混合資產、保守及保證基金。最受供款人歡迎的為股票基金,主因港人貪其回報吸引。事實上,按理柏提供的資料顯示,於過去一個月,除日本放水救市令日股向上外,較受港人歡迎的中港股票基金、港股基金及亞太股票基金,跌幅介乎1.25%至2.44%,較整體強積金的0.24%跌幅更差。相反,環球債券基金類別雖然跌0.19%,但已算跑贏大市,亞太債券基金更微升0.03%,可見債券基金於市況不濟時的可愛之處。

須持有數年才准贖回

曹偉邦認為,現時積金局及受託人,均未算積極推動債券基金,由股票基金當道,加上不少供款人臨近退休時,都會選保守及保證基金可見一斑。較受年長供款人歡迎的保證基金,貪其可以鎖定部份回報,免受市場波動導致供款錄得大幅損失。曹偉邦表示,以香港人對強積金不聞不問的習慣,其實並不適合揀保證基金,「隻隻都有唔同條款要求,好影響將來回報」。他解釋稱,由於保證基金多設有條款,如要持有數年始能贖回,否則不能享有保證回報,隨時因而損失更大,因為保證基金的管理費往往較高,「2點幾3個巴仙收費周街都係」。
他稱保守基金基本上等於放於銀行存款,故價格接近「零波幅」,卻要收手續費,故可能得不償失。

債券基金簡單收費低

相比保證基金,債券基金操作則簡單得多,供款人所揀選的基金,主要收入來源為債息收入,當中亦包括買賣債券所賺的差價。但因為積金局對可投資類別有嚴格監控,故現時市場上只得環球、香港及亞太3類債券基金選擇。
倘以收費作比較,他表示,債券基金的主動管理費較股票基金低,故供款人所用資金大部份可用於基金認購上。事實上,債券基金類別的收費,亦僅高於保守基金,為整個市場第二低的收費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