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中環】
【本報訊】佔領中環倡議者之一的法律學者戴耀廷鐵定在6月初舉辦首個全民商討日,屆時會邀請認同佔中理念的人士出席,其後更會將意見整理成「佔中手冊」,全力向市民推廣。公民黨主席余若薇認為佔中行動必須「大眾化」,重申港人是否享有真普選,關鍵在於有否決心凝聚「實力」,呼籲市民別輕易認輸。
記者:陳雪玲
華人民主書院昨天在旺角行人專用區就佔中運動舉行街頭論壇,戴耀廷發言時以民建聯近日有關佔中的民調切入,指調查反映九成人認識佔中,支持的則有兩成二,笑稱料不到未花分毫、未有具體推銷,便在短短三個月有此效果。
意見製成佔中手冊推廣
戴耀廷透露,6月初會在香港大學舉行首個佔中商討日,屆時會讓理念相近的團體、人士,針對佔中提出各項問題,料有數百人參與。其後經一、兩個月民間醞釀,便可舉行第二個、希望至少幾千人參與的商討日,集中研究解決方法,並整理成「佔中手冊」,其間他也會聯絡國際專家,希望提供意見。
戴耀廷預計最快明年初,舉行第三個商討日,希望屆時有數萬,甚至幾十萬人參與,共同商議民間政改方案,再交由全港市民透過電子平台投票。
出席同一論壇的社民連主席梁國雄指,現時距離佔中運動仍有至少一年,認為這段時間要爭取各階層自主自發的討論;戴耀廷也認同梁的說法,指佔中運動需要延續,認為將運動與戴耀廷這個名字連在一起並不健康,「佔領中環唔係屬於戴耀廷,係全民運動」。
政改討論焦點應多方面
戴耀廷認為習近平等新任中共領導人較上一輩官僚,會理性計算利益得失,料他們會視乎佔中的後果和代價,才決定是否改變想法,警告中央若罔顧港人意願,只好「中環見」。出席同一個論壇的余若薇認為佔中行動需要「大眾化」和「入屋」,重申港人爭普選的關鍵在於「實力」兩隻字,呼籲港人有決心地凝聚實力,並謂:「唔好一開始就認輸,咁注定會失敗。」戴耀廷席間又稱,現時討論政改方案的焦點不應該只集中於提名程序,應該分開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方法、提名和選舉方法等作多方面討論。
社運人士葉寶琳則擔心,表示支持佔中運動、屬於真普選聯盟的立法會議員,最終非按照全民投票結果綑綁投票;戴耀廷稱5月初會約見真普選召集人鄭宇碩,討論有關問題。
交通影響料似韓農示威
【記者麥志榮報道】每天經過中環商業區的汽車流量超過50萬架次,雖然佔領中環運動預計將對交通造成影響,但研究運輸問題的學者和職業司機都認為,由於運動會事先公佈詳情,警方及公共交通會一早有應變及部署,所以未必會引致交通完全癱瘓,預料對交通影響的情況,或會與2005年韓農反世貿示威時相似。
根據運輸署的統計,中環商業區周一至周五每天平均汽車流量逾50萬架次,其中差不多一半來自東面走廊夏𡰪道和金鐘道,佔47.3%。29.7%來自西面走廊,包括干諾道中、德輔道中及皇后大道中。23%來自南面的花園道及紅棉道。當中最繁忙的道路是介乎添馬街至軍器廠街的夏𢡱道,每天平均汽車流量達165,000多架次。
佔領中環運動計劃堵塞主要幹道和平示威,將對交通造成影響,惟會預留緊急通道。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系副教授熊永達表示,由於未知佔領中環運動詳情,難以確定具體會有多大影響。由於運動會事先公佈詳情,警方亦會預先收集情報,所以屆時警方一定有相應部署,亦肯定會採取行動減低對交通的影響,示威未必可以完全按照既定計劃進行,所以未必會造成交通癱瘓。
的士生意損失大
的士小巴權益關注大聯盟主席黎銘洪表示,預計佔領中環的情況將與2005年韓農在灣仔區的反世貿示威相似,由於政府一早已定有應變計劃,公共交通都安排在銅鑼灣掉頭,的士亦盡量避開到灣仔一帶,市民都改搭地鐵,所以事件雖然引致交通擠塞和市民不便,但港島區交通不致完全癱瘓。不過,中環是的士主要「搵食」區之一,佔領中環肯定對的士生意造成極大損失。
或受佔中影響主要道路交通流量
夏𢡱道(介乎添馬街至軍器廠街)
每日平均流量(車輛架次):165,810
干諾道中(介乎畢打街至紅棉道)
每日平均流量(車輛架次):142,220
金鐘道(介乎紅棉道至樂禮街)
每日平均流量(車輛架次):77,510
花園道(介乎馬己仙峽道至紅棉道)
每日平均流量(車輛架次):54,930
皇后大道中(介乎雪廠街至雲咸街)
每日平均流量(車輛架次):27,720
德輔道中(介乎域多利皇后街至畢打街)
每日平均流量(車輛架次):18,250
資料來源:運輸署
公聽會分散防搗亂
【嚴陣以待】
愛護香港力量、愛港之聲等激進建制分子近日頻頻出動,先後到真普選聯盟及討論佔領中環的論壇上大肆搗亂,惹來各界狂轟;昨天華人民主書院舉行的佔中論壇,主辦單位嚴陣以待慎防有人搞事,惟有關滋事者最終未出現,論壇罕有順暢進行。
料愛港力踩場
佔領中環行動倡議者戴耀廷昨天明言,為了順利討論,他們只會邀請認同佔中理念的人士、團體參與其後舉辦的商討日,但也會舉行佔中公聽會,讓反對者和持不同意見人士表達意見。戴耀廷表明,預計愛港力、愛港之聲等團體屆時會到公聽會踩場,為了分散搗亂力量,已擬定應變方案,有意在同一時間、於不同地點舉行多場公聽會,舉例說在港大不同房間舉行,市民一見有人搗亂,便可轉至另一間房間繼續發表意見,希望盡量將影響減到最低。戴耀廷笑言:「佢(愛港力等組織)最多搗亂到一度,如果分散人手,搗亂唔到啲咩。」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昨天雖稱,希望任何團體以理性和平方式表達意見,但又指有些人可能受到一些挑釁性說話影響,才作出反擊。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