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恐慌】
H7N9禽流感不斷擴散,許多內地民眾不敢再食家禽,各地的飼養基地陷入困境。廣東肇慶一個白鴿場無法負擔每日8萬元(人民幣.下同)的飼料費,即使屠宰後都無人肯收購,上周五(12日)被迫挖掘大坑,燒着炮仗,將12萬隻鴿子連同14萬隻鴿蛋活埋。鴿場女東主在場拜了又拜,泣不成聲。而廣東省肉鴿行業協會的成員,昨日專程前往,以蠟燭、香火、炮仗等舉行「鴿子公祭」。
「對不起,我們真養不起你們,去天堂吧,那裏有食物……」養殖戶李玉珍昨日回憶活埋12萬隻鴿子的一刻,仍感到十分傷感。她當日與工友一邊在場內挖大坑、一邊用膠袋將鴿子、鴿蛋等放入膠袋,扔入坑中。坑中膠袋不時傳出「咕咕」叫聲,有鴿子從鬆開的袋口爬出,但挖泥機將黃土推入坑中,一切都被掩埋。
高要這個乳鴿基地從內地爆發禽流感以來,鴿場有20萬隻鴿子賣不出去,每日要餵20噸飼料,開支8萬元,負擔極重。為減少開支,原來鴿場希望將鴿子劏掉賣給急凍食品廠商,但廠商都不敢接貨,別無選擇,他們只能將鴿子活埋。她表示若情況沒改善,鴿場內餘下的鴿子都難逃被活埋的命運。
至今損失超過200萬元
李玉珍指出,4月是乳鴿供應的高峯期,去年一個月可賣到17萬隻,但今年的銷情極差,即使從每隻13元減至3元賤賣,亦只賣到2萬隻,至今鴿場共損失200多萬元,她形容是「血本無歸」。
昨日率團到高要為被活埋鴿子舉行公祭的廣東省肉鴿行業協會會長陳益填表示,廣東年產鴿子逾2.4億隻,佔國內肉鴿市場的50%,是港澳肉鴿市場的主渠道,但H7N9禽流感後,曾經每天消費超過65萬隻肉鴿的市場,如今成了「零交易」。
有鴿場的負責人稱,希望政府能帶頭恢復民眾對食用乳鴿的信心,例如請官員帶頭食乳鴿,或為乳鴿開出沒禽流感病毒的證明。同時亦希望當局能夠制定措施,為飼養家禽的民眾提供補助。
這已並非首次有飼養家禽的民眾宰殺家禽,福建漳州鴨農日前亦將大量鴨仔,放入膠袋內將牠們焗死,投入化屍池內。鴨農稱如不將鴨仔處理,不久將來缺乏飼料而餓死,到時很容易會出現鴨瘟,感染到更多鴨子。
茂名民眾不顧疫情搶雞
在粵西茂名,禽流感令當地雞價大跌,雞項只要5元一斤、公雞亦只要8元,當地民眾不顧疫情,開着各式車輛到街市搶雞,有民眾一買就20、30隻,電單車的車頭、車尾全都掛滿活雞,更有人將整籠活雞塞入私家車的車尾箱中。有雞農運來一車、上千隻活雞,不一會便遭搶購一空。
廣東電視台/中新社
江蘇病人肺穿窿滲水
【本報訊】繼浙江首例病人被發現病逝前肺部內全是血水之後,接收了四名H7N9患者的江蘇南京市鼓樓醫院也有醫護人員透露,H7N9病毒對肺部損傷最大,部份患者肺部幾乎已經「千瘡百孔」,病人吊鹽水時如份量太多,水份會從肺部滲出,加重肺部損傷。世衞則指存在有限度人傳人的風險。
江蘇省至昨日已有16人確診感染H7N9禽流感,內地傳媒日前訪問該省南京市鼓樓醫院副院長吳超後,引述他指H7N9是全新病毒,院方只能根據患者不同情況,隨時調整救治方案,猶如「走鋼絲」。
鼓樓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顧勤受訪時也指,H7N9病毒對肺部造成的損傷最大,有些患者肺部幾乎是「千瘡百孔」,院方必須精確計算患者吊鹽水所需的份量,因為當鹽水太多,會於肺部滲出,導致肺損傷加重;鹽水太少,又會影響到正常循環及其他器官運作。
世衞:有人傳人風險
浙江首名確診病人早前亦被發現,九成以上肺部被炎症侵襲,肺內全是血水,病情嚴重至「吐了兩碗血」。
對於H7N9病毒對病人肺部造成嚴重損害,香港傳染病學會代表曾德賢解釋,現有臨床數據顯示H7N9病毒與H5N1禽流感病毒一樣,都是針對攻擊肺部,因肺底細胞表面有容易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受體,結果導致肺部損傷,甚至影響凝血功能,造成肺積血。
世界衞生組織前日亦發表對今次H7N9疫情的最新風險評估,指內地至今呈報的H7N9病例中,有兩人的家人都出現嚴重肺炎,雖然現階段未有足夠證據證實病毒可以人傳人,但是有限度人傳人的風險仍存在。一旦病毒可人傳人,病毒便可經旅客傳至不同地區,造成社區擴散。世衞預期,內地感染H7N9的病例將會持續增加。
高永文指家禽數量減 港暫不停售活雞
【本報訊】本港尚未發現有人或家禽感染H7N9病毒,已就應否禁雞起爭議。對於有微生物專家建議本港全面停售活雞,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昨表示暫不會作此考慮,他數日內會約見家禽從業員,商討如何加強防控。家禽業界批評,停售活雞是「斬腳趾避沙蟲」的做法,又堅持供港雞隻無病,從業員毋須戴手套及口罩。
業界堅持毋須戴口罩
內地多宗H7N9病例病發前都有禽鳥接觸史,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前日建議,本港全面落實人雞分隔措施,街市停售活雞。食衞局局長高永文相信,家禽從業員感染H7N9的風險最大,呼籲從業員要嚴格預防;高又指,本港及進口家禽數量已減,加上由批發至零售層面都有快速測試及每日清洗街市等風險管理措施,暫不考慮停售活雞。
香港活家禽批發商商會長徐名團以「斬腳趾避沙蟲」形容停售活雞的做法,「候鳥都可以傳染禽流感,係咪連候鳥都逐隻射殺埋?」他說,供港活雞於農場及文錦渡都經檢疫,批評何栢良對業界運作及檢疫程序不理解,並堅持家禽從業員毋須戴口罩及手套,「啲雞又冇病,點解要戴口罩?」九龍城街市亦有雞販表示,毋須戴上口罩工作,以免引起市民恐慌。
銅鑼灣勿地臣街時代廣場出入口對開地面,昨清晨6時許另發現一隻相思雀屍體,漁護署人員到場將雀屍撿走化驗。據知,本港近期每日都有數十隻雀屍被發現,高峯時曾多達百隻,當局正追蹤牠們死亡原因。
內地一日增11人感染 河南失守一病危
內地H7N9禽流感繼續擴散,繼華東四省市、華北北京後,華中河南省昨日亦失守,該省昨日確診兩人感染,連同浙江、江蘇和上海昨新增的確診個案,昨日共增加11人感染,數字是疫情爆發以來單日最高;上海昨日還有兩名先前確診的病人死亡,令確診人數累增至60人、13人死亡。
滬兩名確診患者病逝
河南省兩宗確診個案分別在開封、周口發現,其中開封34歲、有高血壓的馬姓廚師,本月6日出現胸悶、厭食、發燒、咳嗽等症狀,昨晨確診感染H7N9禽流感,情況危重。而周口65歲張姓農民,本月8日出現病徵,入院後病情已經穩定,由於張在農村生活,接觸家禽的機會較多。
此外,上海昨日再有三名男子確診,分別是73歲的朱姓退休人員;54歲的宋姓自由職業者;78歲的陳姓退休人員。另有兩名早前被確診的病人昨日病逝。浙江當局昨日公佈新增四宗確診病例,分別為兩男兩女,年齡由62歲至79歲,四人均病重。江蘇昨日也確診兩人感染。當中50歲的劉姓男子,家住南京市棲霞區。另一名家住鹽城市亭湖區的單姓男子,只有26歲。安徽則沒有新增數字。
台灣至今仍未發現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但各地已加強戒備。一名來自浙江的小童,昨在花蓮旅遊時出現發燒、感冒症狀,家人即時將他送到門諾醫院,院方大為緊張,將男童隔離治療,並檢驗他是否感染H7N9禽流感,預計明日才能知道檢驗結果。
中新社/台灣《蘋果日報》
購天津商販活雞轉售 京病童父母入院
北京首例H7N9禽流感病人、7歲的姚寶寶(小名圓圓),目前病情穩定,昨早體溫正常,她表示很想念爸爸媽媽。而本來被隔離在家觀察的圓圓媽媽,前日也因發燒被送院,治療後退燒,其父昨日也被送院,當局稱他沒有發現異常情況。
圓圓昨日在留醫的北京地壇醫院隔離病房接受中央電視訪問時表示,早餐吃了兩個朱克力批、一碗小米粥,並說:「很想念爸爸媽媽,想回家。」院方表示,圓圓昨日早上的體溫35.9℃,目前情緒比前日好,只是她還需要觀察,未來三至五天仍然是危險期。
或通過呼吸系統感染
圓圓父母本來被隔離在家中,但是二人前日和昨日先後被送往地壇醫院。內地媒體指出,圓圓媽媽高女士前日下午體溫達37.3℃,送院治療後昨日體溫恢復正常;而圓圓爸爸在昨日也被送往地壇醫院,但是院方指他的身體沒有異常,未有說明送院原因。
當局調查指,圓圓父母以收購、宰殺、販賣活禽為業,一家三口4月2日剛剛搬到順義區後沙峪鎮古城村,4月6日就已經停業。
其間他們賣的75隻活雞,證實是從一名苔姓天津商販處購得,當中29隻分別賣給了順義區和朝陽區,而剩餘的46隻,當中44隻自己殺了後賣給本村村民,餘下2隻則自己家吃了。
北京官方稱,讀小一的圓圓在發病前兩周只是往來於學校與家庭之間,沒有其他外出活動,有可能是通過呼吸系統感染。
北京《法制晚報》/ 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