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388)近期革新股票期權網站,每月報告有些實用資訊,頗有參考價值。附表是3月份的十大成交股票期權(以張數計算),見內銀股仍是市場焦點,建行(939)成交最多佔第一位,中行(3988)第三位及工行(1398)第四位。有一點值得留意是中行及工行連續兩個月出現大手成交,顯示大戶出招,後市或有變動。
銀行是百業之母,為當地各行各業提供融資,銀行的利潤應是經濟寒暑表,只要企業有借有還,銀行盈利自然有保證,如出現壞賬或企業不肯繼續借錢發展,銀行盈利便會倒退。最近國務院發展中心的十年展望仍預期2018至2022年經濟增長可達6.5%,雖然不能保八,但全球仍難有那一個國家達到這個增幅。內銀股近期因理財產品受規範及壞賬風險增加,股價受壓,但預計盈利仍會維持增長。不過,內銀股總見高位受壓,低位補倉,似周期股多於似增長股。
中行下行風險有限
回顧歷史,外資總愛在內銀股業績期唱淡,最近摩根大通在3月發表看淡內銀股的報告,巴克萊也看淡中國等新興市場,令人懷疑外資又再施展高位沽貨,唱淡之後低位補倉的伎倆。國際投行資金及持股量大,過去對投資市場擁有無可比擬的「話語權」,可以舞動指揮棒。隨着中資金融機構及私人投資者實力增強,開始認識股票的定價權不應拱手讓給國際投行,對外資造市的方法又累積經驗,已加快及加強反應的力度,例如民生銀行(1988)史玉柱見外資唱淡便即出手護價,招商證券第一時間發表報告逐點反駁摩根大通的言論。
如果讓有心人高位大手沽空內銀股,唱淡之後推低股價補空倉是毫無道理的。以中行為例,2012年實現淨利潤1,394億元人民幣,增長12.2%,預期2013年盈利增長持平,現價3.54元市盈率只有5.5倍,市賬率0.76倍,應可維持派發4厘以上股息,除非相信2013年中行出現大量壞賬,否則下行風險有限。
股票期權成交顯示,近月最大累積加倉Call是9月3.7元,期權金0.09元-0.15元,即期權大戶半年目標價看3.8元至3.85元,而最大加倉Put是9月3.5元,表示現價有支持。Call成交大於Put,表示股價向上的力度較強。
股票期權是實物交收的,如果大戶Long Call挾上,做Short Call的要買回股票補淡倉,不能像指數期權那樣用現金計數,可買強股沽弱股壓低指數。故有實力大戶做股票期權,可高位先沽股票套現同時Long Call保留長倉,然後低位買股票挾上賺價兼挾Short Call淡倉,升幅可以很誇張。
21095應有強力支持
筆者估計北韓導彈及內地禽流感屬於短期利淡事件,港股在250日線21095點應有強力支持,只要捱過四、五月調整浪,內銀股有機會帶領指數上升,恒指今年高位應可高於1月的23944點。
金曹
期權教室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