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仿效英國 錢跟病人走

應仿效英國 錢跟病人走

【亟需改革】
政府檢討醫院管理局其中一個重點是聯網制度。專家表示,醫管局轄下有逾40間醫院,有需要歸納入不同聯網,方便聯網總監管理。但現時醫院的撥款模式落後外國30年,各醫院資源分配應改為「錢跟病人走」,才能縮短輪候時間及提高效率。

撥款模式落後外國30年

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進修學院院長阮博文表示,現時醫管局對各聯網的撥款模式,像30年前的英聯邦國家,「根據歷史原因,邊個惡啲分多啲,無客觀準則,有突發事件或新服務就有微調」。
阮博文指,醫管局應仿效英國及紐西蘭,以錢跟病人走方式,按不同病種成本、診症及長者數目向各醫院分錢。「改革非常複雜,係要翻天覆地」,最大障礙是影響既得利益者,即撥款多的聯網。「以前畀一大筆錢佢任用,𠵱家要佢諗點用,如果做得唔好就俾人削減資源」。
他指,改革初期會很痛苦及混亂,「人手過剩點?係唔係炒人?收支唔平衡咁點?醫生同政客可能會嘈」。他建議改革設過渡期,開始時先抽起醫院去年兩成撥款,作為錢跟病人走,之後逐年增加比例。但現政府弱勢下,改革會有阻力。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表示,錢跟病人走可令各醫院資源分配公平,病人可選擇到輪候時間較短的醫院求診,醫院向醫生發放獎勵如津貼,令醫生多勞多得,有誘因接收更多病人,醫院才有動力提高服務效率。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