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調查指八成港孩缺乏自理能力,家長過份谷學術,且每逢名校幼稚園入學面試時,更是費煞思量。
柯佳列(Kenny)卻是個非常父親,他遠離補習班和名校的困擾,反而走向大自然找尋快樂,讓女兒在陽光下長大,結果女兒不單沒被怪獸港孩拋離,反而更受名校青睞。
他自創以Happy諧音命名的「哈比教育」,獲其他家長認同,大家假期聯群結隊遊歴農場和大自然,誓把快樂童年還給小朋友。 撰文:蕭瑩盈 攝影:鄧振權
「童年冇得追,我寧願把這段時間花在建立親子關係上。」Kenny是非常爸爸,只陪著女兒到大自然奔跑,晚上在床頭互訴故事。
正當其他家長都急於入讀名校,他也反其道而行,就算九龍塘多間名校幼稚園取錄,他也寧願讓女兒入讀家居附近的普通幼稚園,為的是讓女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學習可以慢慢來,我寧願現在建立好親密的關係。」
他畢業於教育學院,做過小學老師,目前從事出版業。他發現身邊家長都有一個通病,就是過份悉心栽培子女,甚至好心做壞事,子女在僅餘的週六週日假期,還得應付密密麻麻的興趣班,弄得爸媽與子女都心身俱疲,「例如做運動是好,但由早上八點做到下午三、四點,大人也支持不住吧,況且父母也要有私人時間,這樣大家都累死了。」而且不少小孩失去自理能力,綁鞋帶都由家人代勞。
太太從事教育工作,有次跟中學生談話,被學生考起,問可知現在最時興甚麼行業,太太想爆頭也答不出,結果學生答案竟是「索交業」呀。「索交,即白天索K,晚上援交。當時太太已懷了大女兒,我心想,女兒幾叻都好,長大後變壞就沒用了。」當時他已下定決心送女兒三份禮物,首先是要培養女兒的閱讀興趣和獨立能力,教她懂得處理寂寞,解決問題,將來不開心,也不會受朋輩影響太大,或用物質麻醉自己。」
第二份禮物是常帶她旅遊郊外,要她欣賞萬物,明白大自然的奧秘和包容,「在大自然中,人顯得渺少,這有助她正面地看事情,不會自我澎漲,把問題放得太大。」最後一份禮物是是培養女兒幸福感,教她學習愛身邊人。
他每周都帶女兒逛圖書館,參觀各種有機農場,學習耕作,讓她活在陽光下,做個快樂人。而且快樂教育並不影響女兒的認知發展,很多家長說為了應付子女的入學要拼命補習,Kenny為此做了實驗,讓大女兒投考包括九龍塘在內的十多間幼稚園,以了解入學試是否會難倒女兒。
結果女兒表現叫人大開眼界,例如有老師給小朋友膠橙,然後叫他們扮吃橙,以測試應變能力,女兒卻一口拒絕,當場駁斥說說真橙要剝皮,自己不會扮吃橙,不一樣的答案,反博得老師讚賞。
另一次面試,女兒還沒等老師發問,就反問老師學校有何康樂設施,會否有一個很長的滑梯給她玩,該老師同樣大為驚訝,她與眾不同更顯獨特,結果女兒獲所有幼稚園取錄。
Kenny和女兒証明了無需催谷,快樂長大的學童,也內樣可以有良好的語力能力、邏輯能力。他說最後並沒有入讀任何名校,只是當面試是和女兒去一起玩的測試遊戲。
他在Facebook分享自己和女兒在大自然遊玩的故事,無心插柳,感動了身邊一些朋友和同學的家長,他們稱這種方法是「哈比」教育,目前小組已聚結了十五個核心家庭,放假便相約結伴進行讀書會或郊外親子教育,
贏在起跑線的大潮流下,這班父母的教育方法,或者是另一個選擇。
你想爆?幫你爆!
熱線電話:2990 7225
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131 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