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企負債爆燈,經營能力急惡化!據本報統計,國企2012年總負債高達1.9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26%,平均淨負債率飆升至七成,融資成本平均亦大漲47%,佔純利逾兩成,意味貸款利息正嚴重蠶食盈利。分析估計,國企減債調整期今年將繼續,意味2014年才有機會回復至可長期持續運作的健康水平。
記者:林 靜 楊智佳
撇除銀行、保險及證券板塊後的25隻H指成份股,去年計息負債減現金、再除以股東應佔權益的平均股東應佔淨負債率高達69.5%,較2011年的54.3%上升15.2個百分點。
比率上升,主要由於整體短債及長債分別有20%及32%增幅,相反現金卻減少2.3%。
25隻H指成份股中,淨負債率按年錄得上升者近七成,28%增幅更多於20個百分點,而多達六隻或24%的淨負債率超過100%,即集團股東應佔權益不足以全數償還扣除現金後的長短債。
短債逼8,000億
以金額計,累計25隻國企一年內要償還的短債接近8,000億元,超過流動現金六成,佔去年整體收入10.7%,更為全年純利總額的2.3倍,負債情況惡化迹象明顯,財務狀況顯然處於難以長期持續營運水平,重災區遍佈鐵路建設、電力及水泥等受累產能過剩與過度擴展的板塊。相反,負債情況有改善者有32%,處於淨現金的國企僅三間,較去年減少一半。
水泥零售股堪憂
友達資產管理董事熊麗萍認為,國企負債上升,與去年不少企業趁債市受歡迎而爭先發債有關,未必是有實際資金壓力。惟部份板塊如水泥及零售等,則顯然仍處於庫存及產能過剩,窒礙資金回流的困局,真正值得憂心。
獨立股評人黃偉康則指,國企早在08至09年已趁內地熱錢氾濫下大肆擴張,惟引發的負債及庫存等後遺症,在2011年下半年已浮現,相信整個調整期仍要持續至少半年至一年。除非經濟短期內見急速反彈,否則國企資產情況或要待2014年才見回復正常水平。
情況更堪憂的是,企業融資成本的升幅,較負債更快。內地下半年起漸見收水,企業融資難,連國企亦不例外。
融資成本大漲47%
累計25隻國企的融資成本合共767億元,按年升47%,佔去年整體收入1%,佔純利卻多達22.6%,部份重災企業的相關成本,更已相等於去年全年純利,情況誇張。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認為,今年內地資金傾向緊張,加上年底前利率有上調壓力,融資渠道大為收窄兼融資成本上升,企業今年再靠融資過關的如意算盤恐難再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