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部:民間怪麵 六吋闊鋪滿碗

食字部:民間怪麵 六吋闊鋪滿碗

當日本拉麵潮風靡香港時,其實近在咫尺的中國粉麵文化更源遠流長,每個省均有代表的地道麵食。據統計,單在中國民間就有數以千計的麵條品種,可想而知,簡單一碗麵也「內涵」十足。今次精選了五省的特色麵,從麵條、湯底盡見中國人識食的民間智慧。

記者:何嘉茵

攝影:楊錦文、蔡家輝、陳盛臣、許有達

模特兒:Sofiee@Unique Model

四川鋪蓋麵 手拉闊條如薄餅

老闆娘穆姑娘功架十足,搓出的麵糰薄得透光。

一提起四川麵食,自然會想起食到標眼水的酸辣紅薯粉,原來當地還有另一款流行麵食──鋪蓋麵。鋪蓋,四川話有被子的意思,而它亦如其名,又大又闊,如被子般蓋滿整個碗。今年二月開店、主打四川地道菜的「穆姑娘成都名小吃」,早在東莞及深圳已有九間分店,老闆穆姑娘為四川人,在港開設第十間分店,引入當地的鋪蓋麵。
要拉出鋪蓋麵有一定難度,由搓粉、打麵至烹煮都由穆姑娘一手包辦。穆姑娘先將高筋麵粉搓成麵糰,靜置半小時,然後再搓再靜置,前後重複三次,拉出來的麵才有韌度,而且力度要控制得非常好,否則麵條會穿窿,只見穆姑娘左拉右扯,數下後便拉好一塊逾十五吋長、六吋闊的麵塊。一碗麵有三塊,可選擇全塊或剪開上,麵條咬下去煙韌又滑溜,有如吃花膠般。湯底以豬骨和雞骨熬製逾六小時,清甜不肥膩,以微辣的豬腩肉碎、葱粒作陪襯,再加上以四川香料秘製而成的辣醬,很惹味!這店的小食亦值得推介,首推較罕見的川北涼粉,用水及豌豆粉搓成的粉條很軟身,像蒟蒻般晶瑩剔透,一夾即斷,口感軟滑,不過味道頗辣。小記最愛是香芋卷,咬落香脆,很Creamy。

鋪蓋麵之大,模特兒Sofiee直言用筷子夾起影相亦有難度。

特色鋪蓋麵,麵質很煙韌,一碗有三塊又厚又闊的麵塊,鋪滿整個碗。$35

味道頗辣的川北涼粉,涼粉很軟很滑,會自動滑落喉嚨。$20

香芋卷,香芋茸炸至金黃鬆化,加了煉奶,特別香甜。$32

黃小姐:
「麵條煙煙韌韌,湯底很濃,最鍾意呢度嘅辣醬。」

林太:
「鋪蓋麵又滑嫩,份量又夠,兩個人share食最好。」

穆姑娘成都名小吃(2350 2893)

地址:油麻地西貢街3-5號地下2號舖

海南撈粉 混醬香口軟滑

「海南人唔係食豬雜河,就係食海南撈粉,差唔多日日早餐都食,用簡單配料撈粉食,大大碗就飽足一日。」深記海南粉老闆娘李太說。海南粉以米漿和小量薯粉做成,質感像米線,但幼度近乎天使麵,入口軟滑。店內的海南粉由海南空運到港,配上芽菜、鹹酸菜、花生、芫荽碎、豬肉絲乾等配料,再撈上秘製醬汁即成。小記試食前,李太不忘提醒:「食海南撈粉必配海南獨有嘅黃椒醬,如果唔加,會畀同鄉笑啊!」黃椒醬是以新鮮黃燈籠椒打碎,加蒜茸、醋調味,吃下去有帶甜的微辣,配合口感豐富而香口的配料,更惹味。
食海南菜怎可不提海南雞?這兒用正宗走地雞,肉身極嫩,帶點鹽水味,配海南粉一流。淨豬雜亦不俗,有豬橫脷、豬心、粉腸及豬肚,配碗胡椒豬肚湯,夠地道。

特色海南撈粉,海南粉質感像米線,入口很軟滑。$26

胡椒湯淨豬雜,海南人很喜歡喝胡椒湯,當地氣溫炎熱,飲完出一身汗最爽!$25

海南粉的配菜有芽菜、鹹酸菜、花生等共九種。

黃椒醬,黃燈籠辣椒味道有點像西式小辣椒,但帶甜味。

黃小朋友:
「媽媽係海南人,平時都有煮海南菜,但海南撈粉喺呢度先食到。」

深記海南粉(2443 6868)

地址:元朗大陂頭徑4號舖

廣州沙河粉 逐條製米味出

香港人對沙河粉絕不陌生,沙河粉即是河粉,沿自廣州沙河。「西關粥品」的關生夫婦為廣州人,堅持賣手作沙河粉。關生嘆口氣說:「大膽講句,出面食嘅河粉都唔知乜嚟,又無米味,又有味精,都無咗細個嗰種傳統味道。」既然是手工河粉,工夫自不可少,全部即叫即製,並用泰國絲苗米加粘米粉做漿,其間要經過倒漿、補漿等步驟,再切成條,一小時只能做廿多碗,碗碗均屬心機之作。細看下,每條沙河粉粗細不一,非機器出品的可比,米香不但突出,且很有韌性,湯底用所叫的配料及嫩菜煮成,不加味精,如豬雜粉就用豬雜製湯,原汁原味,難怪鄧達智、劉健威也是粉絲之一。

西關粉仔同樣爽滑彈牙,由於以人手製作,供應有限。$23

柱香牛腩腸,牛腩用牛肋條以秘製柱侯醬調味,入口即溶。$25

豬雜粉,沙河粉每條粗細不一,煙煙韌韌,很有咬口。$35

沙河粉點整?

1. 米漿倒在模上,放蒸爐蒸兩三分鐘。

2. 用刀弄起粉皮。

3. 將粉皮切成一條條即可。

西關粥品

地址:元朗大棠道富達廣場C座118號地下

雲南黑羊米線 微羶甜湯最精采

雲南人除吃過橋米線、酸辣米線外,還愛食羊肉米線。「雲南阿老表黑羊湯鍋米線」老闆娘Wendy,為雲南苗族人,賣的是楚雄州地道的羊肉米線,選用養殖的天然黑草羊,以其羊骨及香料熬足四小時成湯,上枱時加入羊油,湯底清甜而不太羶,沒有肥膩感,配料也是羊肉,分連皮及無皮,其實是羊腩及羊髀,薄薄一塊的羊腩較軟腍,肉質鮮嫩,配雲南酸菜及以芥花籽油自家製成的辣醬,更惹味。

酸菜酸酸辣辣,很開胃。

蕭先生:
「有皮的羊腩嫩好多,很配合羊味湯底。」

雲南阿老表黑羊湯鍋米線,湯有清甜的羊肉味,不太羶,令人回味。$31(小)

雲南阿老表黑羊湯鍋米線(2667 7388)

地址:觀塘開源道68號觀塘廣場地下G26-27號舖

廣西螺螄粉 剩湯加料成佳餚

此螺螄非彼螺絲,螺螄即石螺,螺螄粉則是以石螺湯煮成的米線,為廣西柳州的小食。有傳其源於八十年代初,有幾位外地人到柳州一家快要打烊的麵店光顧,由於食物已賣光,只餘下煮螺剩下的湯,老闆便把米線放進湯裏煮,外地人大呼好吃,後來稍為改良成為當地的麵食。
「中華一番」老闆娘華姐為廣西柳州人,她坦言螺螄粉靈魂在於湯底。湯底要先用豬骨熬十小時,再加石螺熬四個鐘,「石螺必先炒過,再加自製辣椒乾去腥,正宗的湯底以紅辣椒鋪面,但香港人一般不會吃得太辣,所以加入更多的豬骨湯底以中和辣度。」華姐說。螺螄粉配料如酸笋、酸豆角、枝竹、花生等,大部份由華姐自家醃製或特別處理。吃前可先呷一口鮮甜的湯,配合酸笋、酸豆角,酸度適中。最驚喜的是米線,爽口彈牙,口感一流。

辣味炒石螺,肉質香甜,頗有風味。$38(小)

石螺湯底很鮮甜,但味道稍辣。

正宗螺螄粉,分四種辣度,若怕辣的話,可叫豬骨湯底。$30

中華一番(3489 5979)

地址:大埔南盛街19-23號南盛閣地下4號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