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br>日本衰落的最終章 - 利世民

利字當頭:
日本衰落的最終章 - 利世民

日圓由去年十月至今的跌浪,乃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急,亦是跌幅最大一次。有說指,當年主導了日圓套利交易的渡邊太太們,又再活躍。另一邊廂,又有人相信日圓繼續寬鬆,最終都會做成資產價格上升,所以想借日圓,買日圓資產。同期,日經指數已經升逾五成。

投資者將放棄日國債

股票價格上升,未必一定代表日本經濟復蘇。當央行進行干預,資產價格變動,反映的不是背後的收益回報,而是通脹預期。日本最大的問題是,當通脹預期上升,現在孳息率超低的日本國債,將一步步被投資者放棄,令債價下跌,債息上升。債息上升,意味日本政府將以債抵債,代價將會更大,情況就有如歐洲國家,唯一分別就是日債的規模,大到不可能想像。
日本國債,由當年的泡沫爆破開始慢慢膨脹,期間國內經濟缺乏競爭力的問題也陸續浮現,再加上人口老化,這些結構因素加起來,令這個曾幾何時代表了出口工業主導新常態的國家,由極盛走到極衰。無論是沽日圓買高息貨幣的渡邊太太們,抑或是借日圓買實質資產的投機者,其實都是變相以真金白銀向日本央行投下不信任一票。
上星期和羅家聰在電視節目講到日本債務危機,羅博士觀點是,「究竟是日圓先被拋售,還是日債先被拋售。」
日圓和日債,命運其實已經越走越近,尤其是當日債的唯一買家,就是日本央行控制下的日本金融系統。至於日本政府,又會否做點事,將國內資金導向國債?最壞情況,就是透過行政手段,變相資本管制,威迫利誘國內資本轉移到國債。這個過程叫財務封壓(financial repression)。沒有人知這種粗暴干預的黑天鵝會有甚麼後果,但肯定對市場經濟運作長遠傷害極深。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