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伍雅謙報道】今屆中學文憑試,考生壓力大過上屆。甚至有家長比考生更焦慮,夢見自己在試場考零蛋,需向精神科醫生求助;其後揭發兒子也患上焦慮症,每逢測驗便肚痛兼肚屙。醫生指出,學業問題引致家長與子女同患焦慮症的情況,並不罕見,若不及早處理,有可能惡化為抑鬱症。
早前有調查發現,今年兩成考生壓力「爆燈」,壓力水平比第一屆更高,原因是上年大學收生成績高於預期,四科4級成績也難入大學。
做運動有助舒緩壓力
家長陳先生(化名)的獨生子,是校內模範生,今年考文憑試。由去年中開始,陳先生出現失眠、專注力不足等,更夢見自己再踏考場,「發噩夢見到自己入試場考試,去到發現溫錯科,結果零蛋,好驚」。當年他自己會考時也非常緊張。
失眠影響了陳先生的工作表現,他是公司管理人員,又恐會令家庭失去經濟支柱,即使放長假,也無法放鬆心情;情況持續大半年,才意識到問題嚴重而求醫。
精神科專科醫生趙珮瑜表示,陳先生患有中度焦慮症,「初時見我,個人都好唔自在,滿頭大汗,成日飲水,行唔安坐唔落」;他接受心理治療,並服用血清素等藥物後,情況已改善。
陳先生接受治療時,醫生才發現其子也有焦慮症。陳子從上學年起取消所有課外活動,將全部時間放在溫習上;去年底起,每逢有考試或測驗的日子,他早上定必肚痛至面青唇白,又經常肚屙,但身體檢查無發現不妥。接受治療後,他情況已改善,現正全力應付考試。
趙珮瑜提醒考生,考試期間若出現焦慮症狀,「可以做啲嘢舒緩一下,睇一陣電視,做吓運動咁」;焦慮症狀包括難以入睡、常擔憂同一件事無法放鬆、口乾、心跳、手震、腸胃不適、呼吸困難、難以集中、記憶力減退、竧𣉢等,若出現數項症狀,便須留意,嚴重者應及早求醫。
紓解壓力方法
‧保持正常作息及飲食
‧運動或音樂有助舒緩情緒
‧找聆聽者傾訴,以宣洩壓力
‧對自己抱有信心,勿與人比較
‧切忌不斷回想已應考的科目
‧與其憂慮,不如行動、解決實際問題
‧最壞情況,不外乎重讀/未能入讀心儀學系
‧若擔心出路,可尋找多些升學資料
資料來源:精神科專科醫生趙珮瑜、理工大學學生輔導網絡主任崔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