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中資季績趨吉避凶

投資導航:中資季績趨吉避凶

踏入4月,中資股將陸續公佈首季成績表,由於去年初內地經濟疲弱,在基數較低下,市場普遍預期業績將大翻身,尋寶遊戲一觸即發。今期投資導航分析多個散戶熱炒板塊如電力、水泥、航運等,從中分辨績優績差股,幫助大家趨吉避凶,齊齊在淡市做贏家。

1)電力股保持強勢

受惠煤價下跌,加上電價持續上升,內地電力股去年業績可謂一枝獨秀,盈利增長數以倍計。展望今年首季業績,全國用電量穩步增長,動力料可保持,有力支撐股價。另風電股公佈首季數據佳,可視為盈喜。華能新能源(958)首季風場發電量增65%,股價立即起哄,可留意同屬風電股的華電福新(816)及大唐新能源(1798)。

大唐首季料大賺

以大唐發電(991)為例,去年首三季盈利分別為3.9億、7.7億及7.2億元(人民幣.下同),至第四季更大增至22.6億元,就算撇除出售子公司錄得盈利13億元,仍達9.6億元,假設今年首季盈利按季計持平,按年計增長將達1.5倍,雖然集團剛公佈首季發電量減少5%,相信仍有足夠條件發盈喜。華能國際(902)業績同樣出色,去年全年盈利增長1.1倍。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估計,去年全國用電量增長5.5%,今年增長料達7.5%,與GDP增長幅度相若,板塊前景值得看高一線。
證券行德銀預期,今年平均煤價可能再下跌6%,大唐盈利可望受惠,故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由3.5港元上調至4.1港元,潛在升幅近兩成;投資者若嫌累積升幅太多,可以候回試3.2港元水平吸納,勝算更高。

2)航運業逃出生天

內地剛公佈3月份進口表現勝預期,增14.2%,出口則略低於預期,增長10%;全季計,進出口分別增8.4%及18.4%。進出口回暖,對航運股肯定有幫助,其中盈利明顯復蘇的中海集運(2866)及中海發展(1138)最可取;蝕錢王中國遠洋(1919)則不宜沾手。

中集運股價低水

去年初內地進出口數字出現負增長,航運股首季業績嚇人,中集運及中海發展期內分別蝕14.5億及3.2億元(人民幣.下同),其後公司生意拾級而上,全年計成功扭虧為盈,分別賺5.2億及7,374萬元,假若今年首季保持水準,按年計肯定可以虧轉盈,發盈喜只是時間問題。
瑞銀早前發表報告,指在上海航運交易所交易的遠期運費協議,亞歐及泛太平洋航線遠期運費,由1月底起開始反彈,其中亞歐航線20呎標準箱(TEU)遠期運費升幅達37%,至1,627美元;另外,首季燃油成本較去年同期低13%,兩因素均有利中海集運中期業績,瑞銀雖維持其評級為中性,但目標價則大幅調高22%至2.56港元,潛在升幅達三成。
相反,中國遠洋受累乾散貨運輸需求下降,連續兩年勁蝕逾百億元,要靠賣資產續命,股民避之則吉。

3)水泥股不宜撈底

每年第二季乃內地水泥行業傳統旺季,帶動水泥價格造好,水泥股近期亦從低位反彈。雖然今年首季業績有望繼續亮麗,但部份財政狀況如中國建材(3323)有惡化現象,入市宜聚焦負債水平較低股份如安徽海螺(914)。

中建材負債纍纍

上周五中材(1893)發盈警,預告今年首季純利大幅倒退,主要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及產品價格下降所致,消息或令周初水泥及建材股有沽壓,短線未宜撈底,但中線而言,可留意財務較穩健的海螺。
中國建材去年全年賺55.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倒退30%,倘將業績拆開四季看,盈利由第一季的6億元,逐步爬升至第四季的近20億元,假設今年首季盈利與去年第四季相若,按年計有逾兩倍增長,不過,其負債問題日益嚴重,截至去年底止,短債高達908億元,手頭現金卻僅102億元,周轉能力令人憂慮。相反海螺負債水平明顯健康,短債26.6億元,手頭現金81.1億元;去年第四季盈利較第一季高92%,亦備盈喜潛力。
證券行德銀亦看好海螺同時唱淡中建材。該行表示,海螺成功發揮龍頭優勢,生產成本較同業低一至兩成,有力主導市場價格,故將評級由持有上調至買入,目標價調高至33.7港元。相反,將中建材目標大削四成至7.42港元,評級下調至沽售。

4)中聯重科大倒退

中資股首季放榜期臨近,已有公司事先張揚業績表現,其中鋼鐵股鞍鋼(347)預計首季可扭虧為盈,不過鐵路股南車時代(3898)及機械設備股中聯重科(1157)則報憂,兩者首季盈利將大倒退,個股業績料可反映行業表現,入市時可鋤弱扶強。

工程機械業處寒冬

鞍鋼上月底發出通告,預期首季錄得盈利5.5億元(人民幣.下同),遠勝去年同期勁蝕18.9億元,集團解釋,去年第四季從原燃料資源配置、鋼材銷售策略、工序成本費用控制等,成功令業績翻身;以首季每股盈利約0.076元計,年度化市盈率約13倍,吸引之處在於市賬率僅0.55倍,預料有重估的空間。
不過,中聯重科預告首季盈利急跌六成至八成,即由去年首季賺20.9億元人民幣,降至最差的4億元人民幣。公司解釋經濟復蘇緩慢,工程機械行業市場需求不振,預期整個行業亦處於寒冬,投資者除避開中聯,同業如龍工(3339)宜先迴避。
另南車時代表示,首季溢利按年大跌,現價歷史市盈率17倍,假設盈利跌五成,市盈率將升至逾30倍;另中國南車(1766)及其他鐵路股如中鐵(390)和中鐵建(1186)等,恐同樣受累政策。

專家意見

業績普遍改善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 沈慶洪:
「預計今年中資股業績普遍有改善,因去年首季經濟情況較差,但純粹因基數問題未必能炒得起股價,亦需基本面配合。由於煤價仍然低,加上內地調整電價,電力股有基本因素支持下,相信今年的業績仍能延續轉好勢頭。」

車股有望反彈

獨立股評人 黃偉康:
「估計部份小型汽車股業績會比較好,例如吉利(175)等,因1、2月份汽車銷售數字理想,適逢汽車股近期走勢較弱,相信業績公佈後表現有機會改善;另亦看好保險股,相信中國人壽(2628)及中國太保(2601)收益將不俗,預期首季盈利亦會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