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興教寺既是玄奘大師和窺基大師的埋骨靈所,日本法相宗的門徒當然也要把它看成聖地,必以親身參訪為生平幸事。就算一般日本遊客,也都曉得到了西安,一定得去興教寺和大慈恩寺(也就是俗稱的大雁塔)看看他們所說的「玄奘三藏」的舊跡。要是他們明年再來,又會在興教寺看到些什麼呢?
奈良古城的規劃仿自唐代長安,可今天的西安再也不是以前的長安了。興教寺雖是日本法相宗的聖地,但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道路上卻和藥師寺與興福寺大有差別。西安政府自有一套前所未聞的獨特做法,叫做「申遺性拆遷」。除了玄奘大師等人的靈骨塔外,他們打算拆掉一切伽藍僧舍,留下來的空地用作「綠化」,附近土地再做房地產開發之用。於是一舉兩得,又能旅遊,還能蓋樓。至於寺裏的出家人,就在山下另建一座新廟安頓。據友人轉告,興教寺的僧人們今年三月接到通知之後,就開始被陸續遷至一個「宿舍」暫住,每天可以回寺八小時,大概就像我們上班一樣。可見在主事者眼中,寺廟和僧侶的關係無非就是辦公室(或工廠)與勞工的關係,也算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佛教發展之道。
這又讓我想起了法門寺。在遊人如鯽的那個「法門寺」裏,你是很難看到出家人的,因為他們多在旁邊另一座真正的寺宇之中。現在用來安放佛骨舍利的「法門寺」,其實是個新修的佛教文化主題公園,非常宏大,也非常古怪,到處都有喇叭播放類似梵唄的罐頭音樂。它的山門,堪稱世界佛教建築之最,寬度好比半座足球場。當年我和家人旅遊,還記得過了這座大門之後,看到一個蓮座,旁邊立着伽葉尊者的法像,可知是佛陀的蓮座。奇怪的是這個蓮座竟是空的,上頭不見世尊。沒多久,便有遊客坐上去擺姿態讓朋友拍照了。不禁莞爾,這好比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的廣場上立了一個空的十字架,好讓人上去模仿被釘的耶穌,留影取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