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樓周記:資金市力抗政策市 - 劉兆昌

老樓周記:資金市力抗政策市 - 劉兆昌

樓價要跌幾多先至啱,若以2010年11月推出首階段額外印花稅時估算,起碼要跌兩成才反映到港府出招嚴控樓價的底線,但這個幅度根本無可能。
當年前朝政府推出嚴控需求措施時已表明,要趕走炒家來減低樓價風險,那時10個單位超過一半係炒賣,用家被迫要追價接火棒,兩年後樓價升了三成,令港府不斷出招打壓,樓價升勢受阻,但不見得有大幅下調,只有個別業主因財務原因或高位止賺,要賣走當然要比市價低,故造就有單位劈價賣樓的特殊個案。

新供應能否達標添變數

樓價下跌除了外圍因素外,還要視乎供應能否真的會來,單是上個財政年度有個別地皮流標,今年新供應能否達2萬伙亦添變數,而重推的時間表又要視乎政府補價和港鐵方面的修定,故先後流標的大圍站上蓋和天水圍天榮站項目,在上半年推出的時間表尚未落實。
老樓預期地政總署為求令供應達標,已先後把將軍澳和九肚山等多幅地皮,以調高地積比率來直接提高可建單位數目,目的是讓市場錯覺未來新供應沒有太大減少,寧願犧牲地價的收入來換取可額外增加的單位。
醒目的投資者也知道近日樓市氣氛,純以行政手段造成,美日兩國的量化寬鬆政策今年不會改變下,買樓仍是最佳防守工具。
故見到有個別人棄我取的撈底個案,正是這個道理。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