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西區名女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附屬小學,計劃後年新學年轉為直資,每年學費或高達4.2萬元,約是現時學生每年所付堂費的20倍。家長發起的反對轉制facebook網上群組,已有逾500人加入,有昨出席諮詢會的小學家長批評學費高昂,中產家長難負擔,不少家長計劃轉校。
記者:倪清江
聖士提反校方日前在網頁公佈轉制諮詢文件,擬於15/16學年起由小一和中一逐級轉為直資,到20/21學年擴至全部年級。本學年小五至中五的學生若沒有留級,可繼續免學費讀至中學畢業;現時小一至小四學生則由升中一開始才需付學費。
校方聲稱會將學費定在合理和可負擔水平,但並不低,轉制首年暫定3.6至4.2萬元,最終學費水平將視乎家長負擔能力、提升設施所需資源和增聘教職員人數等因素釐定。
一成學費助清貧生
該校是22所補助學校之一,中、小學部免學費,但收取堂費,小學部全年1,600元,初中和高中分別收2,200元和2,360元,將來學費約為現時堂費的20倍。校方稱會將一成學費收入資助清貧學生入讀。
該校昨舉行四場家長會,分開諮詢附屬幼稚園、小學和中學部家長,以小學部家長最踴躍,兩場小學家長會有近200名學生的父母出席。
約10名小學家長會後向在外等候的記者,公開表明反對轉直資,小二家長謝太表示,會上四分一出席家長舉手反對轉制;鄭太認為公營學校轉直資是不對,「話有學費減免,但基層、中產都唔敢申請,到時結果一定係有錢至讀得,冇錢嘅就bye bye。」
一對女兒在聖士提反讀幼稚園和小學的劉先生指出,一個月入5萬元的家庭,在扣除中西區高昂租金、衣食、娛樂、聘請外傭、子女興趣班開支後,只餘約1萬元,「兩個讀書學費已八千,仲點有錢剩?學校仲講要吸納唔同階層嘅人,真係有啲廢話,中產都好難養到小朋友讀呢間校!」
校方指會繼續諮詢
有三名女兒讀小學部的李女士表示,她們將來升讀中學部每年學費逾12萬元,十分「重皮」,「我唔係高官、商界高層,呢度又要捱貴租,學校冇為家長全面想。」她稱若校方落實轉制,女兒可能不升讀中學部。
昨也有多名家長表態支持轉制,認為可給予學校更大彈性。校方發言人表示,會繼續諮詢家長至7月初,然後才拍板,若轉制對學生有利,將會落實。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附屬小學直資計劃
轉制年份︰
15/16學年起由小一及中一逐級轉為直資
轉制原因︰
教學模式和資源運用等更靈活自主,現制度難以達成這些目標
每年學費︰
$36,000至$42,000
學額︰
小學每級4班,每班26人,共104個︰中學每級5班,每班36人,共180個
學費減免︰
撥出學費總收入的 10%作獎助學金
入學準則︰
自定收生準則,未有表明中小學會結龍
資料來源:學校網頁
葉太︰清貧生難負擔
【校友意見】百年老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創校於1906年,名校友眾多,包括人大常委范徐麗泰、青協主席王䓪鳴及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葉太昨稱稍後會與該校校董會見面,暫不表態是否支持母校轉為直資,但認為學費水平對中產負擔頗重。
聖士提反已成立轉直資工作小組,成員包括校董會主席兼校監王鳳儀,在第二屆政府任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的廖秀冬以校董會副主席加入工作小組,名作家李敏則以家長教師聯誼會副主席身份佔一席位。
暫不表態是否支持
葉劉淑儀於54至69年在該校就讀幼稚園、小學至中學,女兒也於該校由小二至讀至中二。她昨表示,早前收到王鳳儀邀約見面,「校董會意願係希望維持學校傳統,收生有更大自主權;但我都擔心家境清貧學生可唔可以負擔到學費。」她認同每年三至四萬元學費,對中產家庭是頗大負擔。
葉太相信若決定轉直資,會更有大型籌款行動,以幫助清貧學生,她暫不表態是否支持轉制,新民黨將向政府要求資助直資學生課外活動費用。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