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牆對論】
記:《蘋果》記者 蒙: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
記:罷工基金籌款逾466萬元,有沒想過是次工潮,社會有如此反應?
蒙:真係預料唔到。今次市民係來自不同界別,聲援、捐錢嘅人,唔係我哋平日嘅社運人,呢班支持者唔少平時冇咩關心政治、社會、基層議題。
本身罷工唔係咁有鋪排同計劃,最初係箍住班工人,後來「機手」加入,壯大聲勢,殺傷力大咗,因為機手唔係咁易取代,要訓練兩個月。我哋同左翼21協調就一早開始,由學生幫手做問卷,所以一罷工已有學生參加,加上佢哋慣用facebook,令成個運動傳播更快更廣。
有個義工李小姐,有日帶咗一大袋百幾對拖鞋來,佢話係代表花園街嘅檔販;前兩日有個做小販嘅阿叔,一個人推咗兩桶水嚟,話驚大家冇清潔嘅水洗面,跟住仲攞咗五盒幸福傷風素,話工人有病可以用到,佢嘅收入可能比碼頭工人仲低,所有呢啲關心都傳遍社會唔同角落。
記:職工盟是否中途介入呢?
蒙:絕對唔係中途介入。2011年,有大批碼頭工人搵我哋碼頭職工會傾加薪,我哋工會逼到資方加人工,但都返唔到97年嘅水平,當時工友接受。2012年,我哋5月做問卷調查,收集1,500份問卷;6月開苦水會,數百工友出席去表達佢哋訴求;7月開記者會,講碼頭工人加薪訴求,但外判商、和黃、HIT都冇回應。
我哋一路都係不得要領先罷工,唔係霎時間爆出來。工聯會話做咗好多問卷,我哋當住400幾人嘅員工大會問,邊個收過工聯會嘅問卷,結果係:一個!工聯會解釋,原來問卷係畀司機做,咁講真係混淆視聽。
記:工聯會說,透過談判為爭取工人爭到不少於5%加幅,他們沒貢獻嗎?職工盟策略常是談判拉倒便罷工,這種談判有效嗎?
蒙:如果唔係我哋發動罷工,啲工人都唔知工聯會原來同個老闆傾緊。臨罷工嗰日,工人先知老闆原來話加薪「不少於5%」,咁即係幾多?呢個完全唔係可接受條件。我懷疑工聯會發放呢個訊息,係想叫番啲人開工。
工聯會一廂情願只透過談判去解決,變咗「河蟹工會」、維穩工具。如果在談判過程中,你唔能夠組織員工發動工業行動,根本就冇籌碼逼老細,所以我哋強調談判權同罷工權,係工人最後武器。工聯會強調繁榮安定,唔好搞大型工業行動、罷工,擔心影響經濟、政府管治,呢個就係建制派工會最大弱點,把口講到好好,實際政治掛帥,擔心阿爺詐型,所以小罵大幫忙。
記:是否希望工潮盡快完結?
蒙:我都唔希望工人風吹雨打、日曬雨淋,當然希望透過勞資談判解決,但我哋要兩手準備,唔可以任何條件都接受,今次行動係為尊嚴而戰。如果資方攞唔出誠意,我哋惟有同老細鬥長命,總之要攞番個尊嚴番嚟!
問題最終都係集體談判權,如果97年冇廢除到,有足夠代表性的工會一早入咗去同碼頭公司談判,唔使好似𠵱家等個老細出嚟談判咁辛苦。咁要問番點解97年投票時,當時工聯會副會長譚耀宗支持廢除,陳婉嫻點解唔見咗人冇投票、鄭耀棠點解棄權?
記:貨主批評貨運受影響,貨物甚至變壞。
蒙:我哋都同情貨主。但不滿嘅貨主應該向罪魁禍首嘅HIT追討,唔想重演罷工,貨主都應該畀番啲壓力HIT,要求建立一個好嘅勞資關係。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