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機場西北客運廊一條登機橋本周日倒塌,機場管理局昨自爆,登機橋承托柱和橋身在事故中「分屍」;局方承認事發前不久更換搭載在橋身的冷氣機,但指沒超出容許負荷。該局成立專家調查小組研究導致這宗本港首見事故的肇因,預計需時三個月,報告將會公開。
記者:倪清江
本周日傍晚,275名乘客及機組人員經西北客運廊W71登機閘進入一架國泰航機後,連接經濟艙的登機橋(尾橋)向左翻側倒塌,並壓向毗鄰連接商務艙的登機橋(頭橋),機艙門被扯甩,一併跌落地上,登機橋操作員墮地重傷。
肇事尾橋於99年起啟用
機管局宣佈委託資深工程師梁廣灝領導調查小組,他昨拒揣測肇因,稱將設技術和操作程序兩個工作小組,成員包括國泰、機場地勤服務公司、負責維修登機橋的怡和機器代表。
整個一號客運大樓有99條登機橋,98至00年開始使用,生產商印尼Bukaka已派員抵港協助調查。
機管局工程及維修總經理梁永基稱,西北客運廊20條登機橋的轉台立柱接駁位,均屬有螺栓設計,用粗螺絲將橋身和柱固定,「(該尾橋)塌下時橋身同柱分離喺呢個位置,分離係結果抑或原因,小組會深入調查。」
該尾橋於99年投入服務,梁指壽命一般有20年,否認機件老化。他承認事故前更換了搭配的冷氣機,但指重量未超過生產商指引負荷。
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吳自淇表示,倒塌的登機橋上月27日才進行過檢查,未有發現異樣。吳、梁否認縮減維修保養開支,反指五年間增加63%,上年度增至5.28億元。
西北客運廊另有九條尾橋與倒塌尾橋同年設計和生產,機管局決定繼續停用,等待調查結果,搭客改以頭橋進出機艙。其餘88條登機橋在事故後一度全面停用進行檢查,全於翌晨回復運作。
香港機場排名跌出三甲
另外,英國獨立航空業調查機構Skytrax昨公佈年度最佳機場排名,香港機場12年來首次跌出三甲,由第3位跌至第4位,Skytrax沒有解釋下跌原因。最佳機場首三名依次是新加坡樟宜機場、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及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