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網上看了內地兩個電視台不約而同舉辦有關邀請明星藝人參加跳水的綜藝電視節目,看了幾節,實在有點兒看不下去。我明白,許多電視節目喜歡邀請藝人玩各種遊戲,一來可以表現藝人運動天賦,即使藝人表演失敗,在觀眾潛意識中,也樂於看到他們醜態,從中獲得趣味。可能有些觀眾會不承認,但人的潛意識裏,確實喜歡看人家出醜,好像從默片年代開始,觀眾看到銀幕上人物踏蕉皮跌倒後,都會發笑一樣。
當然,要是像當藝人之前已是香港游泳代表隊的方力申,讓他玩水上遊戲自然沒問題。但跳水是一項有一定程度風險的危險活動,需接受長時間專業訓練,現在讓一些已過了少年期,而且可能從沒有接受過這方面運動經驗的藝人,在短時間內進行密集式雞精班特訓,然後便把他們推上跳台,我認為這是件非常危險和不負責任的事情。
危險禪定
當然,我先要申報一下利益,我絕對不是因為自己膽小,或是這個節目邀請我但我不敢出席,才為自己軟弱作辯護(順帶一提,我確實沒被邀請過呢)。我個人鍾情極限和危險性運動,跳過笨豬跳,也試過萬二呎高空降傘;我亦定期練習各類型高風險運動,如滑雪、滑水、風箏滑浪(Kitesurfing)、潛水、泰拳、直排滾軸和獨輪單車等。因此,要是世上有膽小者聯盟的話,相信我申請入會,也會被會方婉拒的。
我參與這些活動,一方面為了追求刺激,同時亦為了讓身心寧靜。因為我發現,只有專注於極限運動,我才能禪定,拋下一切雜念,騰空腦袋,心如止水般讓身體配合着每一個動作。我絕對清楚這些運動的危險性,也願意承受,亦保持謹慎的大膽,接受專業教練的培訓和指導。
當然,我不是說這些電視節目沒有找來專業教練作培訓,我相信他們的教練肯定具專業水平。我認為真正的危險,並不單在於運動本身,而是讓一個訓練沒多久的人,暴露在鏡頭下。尤其當事人是藝人,事業心往往會掩蓋過其人類本能的危機判斷。因此,最危險的並不在於跳水本身,而是把他/她置於攝影機和粉絲呼喊聲之下作危險動作。
超人失誤
電影《超人》(Superman)男主角基斯杜化李夫(Christopher Reeve)從小熱愛馬術,也經常參與馬術比賽,1995年他在參加一項馬術比賽中墮馬,傷及頸椎,導致全身癱瘓。這事件過去也經常被我家人和女友引用,成為勸止我學習騎馬的重要論據(我過去也學過一段時間)。
有一段時間,我確實也認為馬術是非常危險的。當然,即使是現在,我也不會否定這個說法。但基斯杜化李夫在其自傳《依然是我》(Still Me)中提到,當天讓他真正受傷的,其實並不是馬術。當時在比賽中,他需要策騎跨過一個障礙物,當馬正要起腳準備躍起前,憑他的專業判斷,就已意識到這一跳無法跨過,他那刻其實有一個選擇,就是只要鬆開手上韁繩,自己往後一翻,就能安全地掉落軟軟的泥土上,讓馬向前仆。這是他練習馬術多年的專業經驗所得出的判斷。但那一剎,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在思考着另一個問題,作為世界性賽事,他和馬匹正暴露於全球媒體的攝影機下,也有一大批他的影迷在觀看賽事。對他來說,基斯杜化李夫可以跌倒,但超人卻不可,於是那一刻,他選擇了當超人,而放棄了基斯杜化李夫這個人的身份。他力圖以自身技術去挽救那個早被其察覺的失誤,他堅持隨馬匹跨過去,最後馬匹果然無法跨越障礙物,向前一仆,人隨馬滾向前,頭頸落地,結果,他只能在輪椅上度餘生。
病態節目
這就是我認為讓藝人在訓練不多的情況下玩危險運動,同時暴露於攝影機和粉絲面前最危險的地方。每當我滑雪或風箏滑浪要做新動作時,一開始我不會選擇在別人目光下,或被他人用手機去拍,免得自己不是在專注眼前動作,而是考慮在鏡頭中之形象。
這樣的節目,美其名為慈善籌款,但我認為已經有點病態,其慈善性質,不足以構成讓人承受這種肉體風險的理由。同時也教我想起電影《冧歌有情人》(Music and Lyrics)的情節,曉格蘭特(Hugh Grant)是個沉寂多年的歌手,電視台提議安排他參加一個拳擊節目,和其他過氣歌手在擂台上大打一場,誰勝出就有機會在螢幕前唱一首歌。
看着李彩華從水上出來,邊哭邊與主持做訪問,我心想,唉,這行業,真不易混喲。
撰文:彭浩翔
智商135的本地鬼才導演
逢周六刊登
想睇更多首輪猛片介紹同預告片?《一台戲》為你網羅最新電影介紹及影評↓↓↓↓
http://hk.movies.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