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是清潔阿姐先開口:「要貓嗎?」
垃圾桶頂一個超市膠袋,裏面三隻毛茸茸的小貓,還沒巴掌大呢,發抖擠在一起,看見陌生人卻扮惡,露出牙齒低叫:「嘶」「嘶」……
這能嚇唬誰?大家都笑了。猶豫了一會,家裏是有兩隻貓,可是剛搬來不敢讓貓出外,三隻小貓可養在屋外防老鼠嗎?清潔阿姐指着一隻四腳白雪雪的說:「這隻好乖,我養!」「不要拆散牠們啦!」我們趕緊說。阿姐喜歡貓,在垃圾站悄悄放了幾塊板,養了一些貓,可是狗也知道這地方,十多隻貓先先後後都給狗咬死。阿姐聽了沒所謂,連忙把一袋貓塞進單車籃子,這就帶回家。
鄉下到處都是貓,突然壓低身子在路邊冒出來,眨眼便不見了,有時又大模廝樣攤在屋簷曬太陽,有次還看到一隻百無聊賴掛在窗框!貓有自己的天地,才不逗人玩呢,不像城裏被關起來當寵物的,逼得不斷搗蛋小作怪。
貓捉老鼠,狗看門口,村子裏無閒米養閒人。但狗對主人忠心耿耿,從不當是「打份工」,守門口就是為了等主人,主人回家馬上高興得大叫。貓抓老鼠,跟抓蝴蝶小鳥一樣是遊戲,累了便回家,在貓眼中,這「家」人貓都有份,沒有誰欠了誰。村民對貓,也就比狗淡薄得多,晚上有甚麼吃剩的倒在盤子,「喵喵」兩聲,貓便自動出現,吃完又不知道哪去了。有的主人甚至不餵:「貓吃飽了,就不會捉老鼠!」
只是,我是城市人,三隻小貓到來,關係微妙地起變化。
三隻小貓關在籠子裏,最初時還逞強地繼續「嘶」,一給貓糧馬上搶吃,餓瘋了似的,吃飽便縮在一團睡了。餵多幾餐,開始不再搶吃,睡覺時也放心地攤長身體。打開籠子,唯一一隻雄貓,渾身漂亮老虎紋的「虎虎」縮在裏面不敢出來;折尾的「娓娓」最先走出門口,警惕地看了看,一支箭便走出花園;四腳雪白的「白襪仔」,一臉好奇,蹦蹦跳跳四圍逛。
開飯時間,「娓娓」、「虎虎」、「白襪仔」都出現,吃飽自在地在籠裏睡覺,天黑關上籠子也沒投訴,可是天一亮,死命要出來,在鐵網裏攀跳如小魔怪!
三隻小貓自出自入,家裏兩隻貓「巴閉」和「細佬」也就決定放出來,然而才兩星期,「細佬」便被狗咬死了(前文《一顆檸檬一隻貓》)。悲痛地,四隻貓都關進家裏。
「巴閉」是從生下來第一天便被我們養大的,一早習慣睡在床上,甚至鑽着我的外套陪我寫稿,摸摸頭,咕嚕咕嚕。三隻小貓卻會「尷尬」:一摸登時不動,很像小學生遇上小息的鐘聲,眼珠轉了轉,然後溜走。
大如一間屋,也是籠子,四隻貓在屋裏追逐狂跑,硬是把用來隔牆的書架,撞出幾條通道來,忍了幾個月才敢再放貓出門,但貓已經變得非常戀家。明明在花園玩到瘋了,撒尿還是跑回家裏的砂盤!抓到四腳蛇,會變態地放在家裏的小盒子,當寵物似的看那四腳蛇扭動。最難頂,是把老鼠抓回家,不!不是當禮物送給我們,而是理直氣壯:我要把玩具帶回家玩啊!
「虎虎」越長越大塊頭,依然膽小,也就顯得額外地窩囊,個個都出街玩了,就他賴在床上睡覺,夜裏還堅持要鑽進被窩。有時開夜車工作,「虎虎」會可憐地嗯嗯叫:好想睡覺啊:「仔,你大個啦!自己睡啦!」嘴巴這樣說,手卻忍不住關掉電腦。
「白襪仔」綽號「家政小貓」,無論用竹掃拍床鋪、或者拿起掃把掃地,都會即刻走過來「跳竹舞」,一般貓狗害怕的吸塵機,也敢哄過來張望。直至有次在床尾替小狗吹乾毛,「白襪仔」好奇地站在床頭看,貪玩把吹風筒吹向牠,馬上直線彈起,逃到老遠。
「娓娓」好醒,鄰家新養的小狗花花,被她打到挾着尾巴走,連小鳥也可以抓到,原來折尾是基因突變,這樣的貓又叫「麒麟貓」,說是可以帶來好運,嘿嘿,暫時「娓娓」比較會捉老鼠。
別只在臉書分享貓咪照片了,這陣子春雨濕濕,最多幼貓被遺棄,也有大量的店舖貓,因為加租結業被迫流落街頭,把貓帶回家吧。有貓的生活真好。
圖、文:陳曉蕾(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