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學文憑試英文科閱讀及作文兩份卷昨開考,閱讀理解選材冷門,以兵馬俑及敵托邦為主題,內容冗長及多深字,令考生措手不及。
記者︰歐陽子瑩
英文卷一閱讀卷佔總分20%,A部為必答題,B部可選答較淺的B1或較深的B2。必答題的文章講述兵馬俑的發掘及文物保護,選材自《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去年6月刊登的一篇文章,共13段。
閱讀理解文章艱深
於油塘應考的吳同學稱,看完標題及內容都不知道是講兵馬俑,坦言「如果冇張圖都唔明」,估計只有3級成績。另外鍾同學稱,花了45分鐘去理解文章,不夠時間作答,估計成績只有2級。
不少考生於網上討論區稱,無法完成卷一,甚至有人在B部「交白卷」。B1以古箏及社交網站為主題,學生較易掌握。B2的文章取材自《紐約客》,探討為何敵托邦(Dystopian)文學受到青少年歡迎,問題多要求考生以自己的文字作答,難度較高。考生陳同學稱,由於必答題表現不佳,為求穩陣選擇較淺B1,估計最高成績只得4級。
相比去年的試題以遊戲、環保及虎媽作主題,佛教何南金中學資深英文老師甄淑霞認為,今年的的選材較偏門,字眼亦深,不宜作試題,但部份問題直接,程度較低的學生都可應付。她建議學生多讀不同類型的文章,「唔好淨係玩Candy Crush,得閒睇吓《The Economist》、《National Geographic》等,睇吓標題都好。」
另一名資深英文老師周蘿茜亦認為,文章題材深但文章有提示一些深字的意思,「咁先測試到7個level(1至5**)嘅同學出嚟」。她表示,考生應視乎英文程度選擇試卷,亦應多看課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