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可能一直都拿不到回鄉證,所以沒機會在內地買買賣賣,哪怕瑣碎如一件睡衣、一個茶杯,那開價還價之兇狠,過程之周折慘烈,類近民主路上行。初體驗者會覺得離開成交現場時留下一條血路,何必呢?但一次又一次醒悟到原來面價真可以一兩折成交時,才知道這趟渾水有多深,你以為三折夠狠夠貪?店主一下子作委屈狀答應時,就知道這個虧吃大了。本土派口中的離地中產,可能就是缺了師奶式的在地國情經驗。且看譚耀宗對這口價的得意相,那嘴臉,不用經惡搞處理,就知道當了老襯,被撿了便宜。
有一次,就那麼一次,在一分明是賣假貨的地攤上,看見一心儀已久的仿雍正粉彩蝴蝶蓋杯,可能因為沿途玩開價還價這殘酷遊戲玩得身心俱疲,又因夢寐以求太久,即使是仿的,也妥協了。又怕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個店,再次空手而回,則恐怕在個人有生之年,連個山寨版都沒能供奉到家裏擺設擺設,於是,意志力就軟化了,不問價,自己就先開了,店主也隨即笑開了,我也立時後悔了。這是個人買賣記中的重大污點,正應了一個人太喜歡甚麼就敗在甚麼的道理。
是不是這樣?馬丁會提出那個一面世即回收的方案,也是以上超錯購物記的翻版,出於相似的心態?寧願就是這樣,因為太匪夷所思了,這方案無論從內容到時機,完全像一個新手,在充滿中國式交易的古玩城內逛昏了頭才會鬧的一齣戲。以馬丁的經驗,僅憑資深大律師見過的世面,應該預估到這方案一出,必然惹來同道者的反對批評失望傷心,毋須看到有人以《請勿做浮士德》那麼猛的題目做文章,才幡然醒悟。是的,一定是當日從早受訪受到飽和麻木,一鬆懈,就把心裏模糊的概念當真方案吐出來,一定是沒有深思熟慮過的。否則,否則這麼令人費解的事,為士氣着想,為心裏好過,惟有當這是苦肉計,馬丁果然是第一個被告,用以凝聚人心,證明沒有人贊成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