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只有法國五月,沒有三月、八月?兩個法國型男不約而同地說,因為五月好風光,法國人都要走出來享受明媚春色。你說他們懶散?他們只是享受生活。你說他們懶有型?他們只是太愛自己。
記者:周燕
攝影:許有達、楊錦文
美酒與皮鞋
走進法國人Lenny Conil般咸道的家,其實跟一般香港單身中產家居沒有甚麼分別,客廳一台蘋果電腦,加上白梳化,風格簡約乾淨,唯一小小的分別是,門口放有二十多對皮鞋,同一個款式,可能有多種顏色,與及一個酒櫃,似乎頗代表一般人眼中的法國人形象。「對呀!我們喜歡酒,不可以說每個法國人都懂得喝酒,但普遍來說,我們對酒的認識多一點吧。我的家鄉在法國南部 Montpellier,雖然那裏不如波爾多、勃根地般盛產紅酒,但當地還是會出產酒。」
十七八歲時,Lenny的爸爸已經教他品嚐美酒,平日在家吃飯,他不但會喝酒,還會用來煮食。這天,Lenny就煮了一道十分簡單的家常菜,用意大利青瓜(zucchini)、洋葱、玫瑰酒,加上香草、乾辣椒等調味料, 三兩下就炒成一道菜,「平日如果吃得太多肉,我就會吃這道菜,十分健康。玫瑰酒顏色比葡萄酒淺,味道也比較清淡。」Lenny是工程師,六年前來港工作,法國人愛美又愛酒的個性,在香港令人疲累的城市生活中,沒有被磨蝕。
廚房雪櫃貼有他跟劇場朋友的合照,原來他也是香港一個法語劇團HK Theatre Association的成員,公餘最大興趣就是戲劇和攝影。這劇團算是香港一個小型法語圈子,「我們有二十多個成員,不光是法國人,還有其他國家,只是我們都是說法語的。」再忙碌,Lenny都不會讓工作吃掉生活,總有一份閒心發展興趣,真叫大部份香港人羨慕,「享受生命就是法國人最大特色!」
型男住家菜
法國人不懶惰
Arnault Castel每趟去歐洲、日本旅行,總是買很多東西回港,但一街名店、消費場所的香港,卻難以誘出他的錢包,「在日本或者歐洲,總是在蕩失街角之際,發現一間有趣的小店,這永遠不會發生在香港。」來自法國小鎮Lézignan的他居港十六年,依然保存法國人崇尚個性的特質,「可以說法國是愛好個性和自主的國家,我們不太理會別人的觀感,以自己的方式生活!」
王家衛迷
當年大學剛畢業的Arnault,看了王家衛的《重慶森林》,為電影中的香港所吸引,於是隻身來港,在一間法資銀行工作,後來為了興趣,成立潮店Kapok,專賣小品牌衣服、精品。Arnault說,要在法國搜羅特色精品一點不難,「法國有很多小鎮,到處都有小工場,工匠用皮革、陶瓷等等做工藝品。」這景況在香港難以看到,「對於法國人來說,藝術就是日常生活,我父母從小就帶我參觀博物館、看展覽,每星期都會去戲院。在香港,我聽到有人說,嗜好是逛街!」
人生不只工作
「有時人們會把輕鬆和懶惰搞亂!」Arnault為法國人辯解,「我不認為一個工作十六小時的人比工作八小時的人能幹!好的點子不會只在埋首電腦時出現。我們只是不想把人生全耗在工作上!法國經濟不景,名店卻依然排長龍。巴黎以外的地方,你還是感受到氣氛沉重,可是人們依然有他們的文化生活。」
Kapok
查詢:2520 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