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創新科技中心主席丘竹,這廿年間花掉800多萬元買茶葉。「但今日這些茶的價值已經以億元計。」
本於中文大學當電腦科技系教授的他,91年被邀到澳洲昆士蘭Griffith 大學任教,舉家移民澳洲時,要運送的家當只佔據三分之二個貨櫃,他突然想起姐姐的老闆,香港冠華鏡廠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許海、許銘兩兄弟的一句話,他便跑到上環的茶葉店大量買入不少中茶茶餅、茶磚和優質的散茶填滿那個貨櫃。
「他們說過只要收購一片普洱園,買個倉儲起茶葉,他日就可早點退休。」茶葉這部博大精心的書他越揭越着迷,由搜羅當年賣$300至$1,000一餅的號級茶,到98年開始親身走入雲南的茶山要求茶農賣茶葉,投入到會為每款茶葉設計包裝、改名、題詩抒發茶情。
價值連城的名茶都在手裏,但昔日連茶杯也沒有的純樸茶山情卻早已一去不復返。
記者:顏美鳳 攝影:黃偉傑
花得起十多萬買一餅班章普洱、擁有幾個茶倉的人大有人在,但像丘竹一樣既懂且愛的人實不多。他要鑽研陳藏茶葉對茶味的影響,一直將自己在昆明、澳洲布里斯本、澳門、廣州茶倉的地理環境、氣候特色、溫濕度、年溫差,甚至存茶數量與茶倉面積比例的詳細數據,一一記存下來。連茶櫃、書房、辦公室,凡有存放茶葉的地方他都做齊這些數據紀錄。他執着到用同一類茶陳存在不同地方,再以茶葉的色、香、味、韻作出比較。
自中六後就留學英國,取得倫敦大學電腦科技學位、Lancaster大學運籌學博士學位後才回港的他,一向熱愛閱讀中國文學,愛上品茗之後發現許多才子詩人都愛茶,留下的茶詩可勾勒出漫長的中國茶史。他讀過清朝學者張泓於《滇南新語》中形容普洱茶是「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綠可愛。」乾隆在《烹雪》一詩又如此形容普洱茶:「獨有普洱號剛堅,清標來足誇雀舌。點成一椀金莖露,品泉陸羽應慚拙。」兩個古人形容的普洱茶跟坊間吹噓的貢茶「宋聘號」、「同慶號」、「藍印」、「紅印」等茶色黑溜的老茶餅完全是兩碼子的事。再讀梁實秋於民國時期寫的《喝茶》形容當時流行的普洱茶,「漆黑一團,據說也有綠色者,泡烹出來黑不溜秋,粵人喜之。」經多番引證,證明普洱茶有分綠色的青茶和黑不溜秋的熟茶。歷代皇帝喜歡的普洱青茶多是精瑩通透而帶青、以一芽一葉所制的。
訪倚邦尋乾隆至愛
據說乾隆最喜歡倚邦的茶,為了見證乾隆所形容的金莖露,在98年與2001年間他多次企圖進入倚邦茶山,但一場雨就足以埋沒山路,試過去到距離倚邦21公里的象明,還是因為一場春雨被迫放棄。直至2002年趁天旱駕四驅車,經過四個多小時的崎嶇山路終抵達荒廢已久的倚邦,但村民都告訴他當地已很久沒有人製茶,只有個別寨子的村民會採摘茶葉,粗製成毛茶。
正準備打道回府時,有個小啞巴拿着一小袋去年的秋茶,小葉種的一芽兩葉看上去瘦小但泡出湯色金黃油亮。「香味清幽如蘭,乾隆所說的金莖露就是這樣的。」小啞巴跑了兩里路把家裏剩下50塊用竹籜包着的茶葉,以每塊30元的價錢全賣給他。今日倚邦茶已經飆升至近萬元一公斤,連茶山也換了個風景,城裏的人連教師也不做,索性入倚邦採茶。
每一片茶都藏着他的情,看着一片班章老樹茶餅,就記得那個曾經無知的自己。2002年3月他親身到班章喝過以老樹茶菁壓製的青茶,班章一向是熟茶的拼配材料,但做成青茶後未經陳年,入口苦中有澀,火煙味濃得令他有一點昏暈的感覺。 怎料當地助手誤會了他的意思,擅自以八十元一公斤的價錢替他買入一噸三斤的班章早春荒山茶。此茶非他所愛,惟有在不太虧本的情況下把茶賣掉,一年下來只賣得出半噸,剩下的就一直藏在位於廣州的茶倉。
到2007年,班章大樹毛茶被炒作到1,300元一公斤,成了曼松外最貴的普洱茶品,班章120戶都富起來,戶戶有車,他說:「茶戶都買300多元的香港奶粉給小孩喝。」去年他泡了這誤購的茶來喝,經陳存後茶湯已轉成琥珀般的棕紅,火煙味隨歲月煙消雲散,入口苦而不澀,回韻悠長,那份甘美叫他痛恨自己無知,賣掉了半噸好茶,從此懂得喝茶也得講好時機。
獨攬所愛不及曾經擁有
喝茶賞味,從中也得過啟發,2003年雲南一個茶農想將一片200畝的古樹茶山以二萬元賣給他,他心想要到那片茶山必須從昆明轉機,再經10小時車程、步行半小時才抵達,即使便宜但擁有這片山後就要年年進山看守。結果他反建議,投資18萬元讓這茶農開懇荒棄了的茶園,他只要茶山最初兩年的出品;如此他既可得到大批稀有的荒山茶,又不用揹起營運茶山的擔子。「這種曾經擁有你話幾快樂呢。」他為這茶設計了一個唇印包裝,叫它做曾經擁有。
去年當律師的女兒丘尤出嫁,他將雲南最好的老樹小葉種,做成2,000個茶餅送給女兒,把茶命名為「永恆尤夢」,茶葉有股花果的清爽讓人如沐春風,他抓了一把茶葉泡成茶,只見湯色金亮。「你看,這不就是新色嫩綠可愛嗎?」一口甘甜滑入喉頭。他問我:「有蘭荷之香吧!」還在感受醇和的回韻時捨不得張口說話,怕茶香從嘴角溜走,我只能點頭附和。如此好茶是哪個名山的出品?名山是名山但他不願再提,怕太多人不懂茶只追名氣攪亂茶界的營商生態:「總之能滿足到你的就是好茶。」
他常用相機拍下茶面的小水泡、透過玻璃杯的掩映金黃茶色,對着自己的作品他看得如癡如醉:「你看,好像琥珀般美,有茶,何須買珠寶呢?」我笑他癡迷得好像和茶談戀愛一樣,他竟然深情地念出蘇東坡《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中的一句來:「從來佳茗似佳人。」
明妃曲系列
雲南的小葉種是歷代漢人遷徙至雲南時把中原良種移植,丘竹每次品嚐時都把茶聯想到明妃王昭君主動出塞和親,下嫁北方匈奴,幸好出塞後得到匈奴王寵幸,像小葉茶遷移後在雲南落地生根。他就以王安石《明妃曲》為題做出三款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