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海怡半島火警迅速升為四級,有指是消防員救火期間出現四大問題,增加了救火困難。當中包括大廈消防栓「無端端」短路導致水壓不足;消防車「泊錯位」要拖喉200米;消防車行錯路要折返浪費時間,及雲梯不夠長救火鞭長莫及等。專家形容消防栓因短路失靈罕見,區議員質疑屋苑設計欠理想。
昨日大火發生後,消防車在4分鐘後到場,但疑因不熟悉環境,竟將消防車泊在第10座火場200米外的第13座,當發現第10座消防栓水壓不足,無法使用現場消防喉救火後,慌忙從第13座對開的街喉駁喉及拖喉救火,惟該處卻要繞經第12、8、9座的泳池,才能抵達起火第10座,拖喉全長達200米。
兩期交界有花槽擋路
消防員拖拖拉拉,水喉拖至第10座後發覺現場已陷入火海,必須使用消防車的雲梯和水炮,此時才駕駛泊在第13座外的消防車開往第10座,但車長又不識路,竟駕車取道第3期海濱長廊前往第2期的第10座,豈料駛至兩期交界時,才發覺有花槽擋路,於是又要折返經2期的卸貨區及消防通道,幾經轉折才抵達第10座。
詎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原本可伸展至52米、約17至18層樓高的消防雲梯,又因為消防車泊在第10座對開的海傍位置,比大樓再低3層,令雲梯只能升至約14樓位置,無法直接射水到17樓火場。
對於現場消防栓疑因短路引致水壓不足,承辦商發言人稱,事件已交由警方調查,不便評論。香港工程師學會消防分部名譽顧問林振敏稱,消防泵失靈或因水泵出現問題,短路亦可能屬原因之一,必須徹查才能確定,而雲梯長度因應區域環境設計,「永遠不能追上樓宇高度」。
消防泵失靈情況罕見
金科消防顧問技術總監梁錦得指,消防泵會有緊急電源,若電力出現問題理應能繼續運作,不排除與保養有關。香港註冊消防工程公司商會主席林煦基則形容消防栓因短路失靈罕見,短路即電線斷裂,後備電源亦無法通電,消防每12個月會做年檢,檢查水泵的電力及水壓等。
居住在海怡半島的南區區議員馮煒光質疑屋苑設計欠理想,指每期各有一條消防通道,惟第2、3期連接,消防通道理應可以互通,卻裝設花槽令車輛無法通行:「呢個設計唔係咁理想!唔應該刻意每期得一條(消防通道)!」
藍籌屋苑多名人居住
【南區名牌】鴨脷洲海怡半島為港島南區最大型藍籌私人屋苑,乃和黃90年代發展大型屋苑之一,前身是港燈發電廠,廿多年前搖身發展成私人屋苑,一直以規模大兼有海景作賣點,近年因港鐵南港島線效應,樓價再被炒上。
電燈公司於70年代於鴨脷洲興建發電廠,其後發電廠拆卸遷至南丫島,發電廠舊址遂發展成海怡半島,共分4期發展,總數34座,最早1期於91年落成,最後1期94至95年間落成,屋苑樓齡由18至22年,總共9812伙。昨日事故單位乃屋苑的樓王單位。
屋苑規模大,不少名人曾追捧,曾持有單位的名人「摩王」黎汝遠 、風水師麥玲玲、白韻琹、前立法會議員鄭家富、港澳辦前副主任陳佐洱的女兒,及田生大股東兼仁愛堂主席龐維新。
《蘋果》記者
醫院大學幫襯同公司
【客戶眾多】火警中突然「冇水」的消防栓承辦商為江森自控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經營逾30年,主要提供樓宇設施管理及消防裝置服務,客戶包括本港五間主要醫院(瑪麗醫院、大埔那打素醫院、廣華醫院、北區醫院及博愛醫院)、五間大學(香港大學、理工大學、城市大學、浸會大學及嶺南大學)、多個港鐵站及商場等,如四季酒店、朗豪坊、會展及香港國際機場亦使用其消防裝置。
其母公司江森自控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電池生產商,為首款室內電動恒溫器發明者Warren Johnson,在1885年於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創建。
江森自控現時全球財富500強排行榜,位列中游位置,亦是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之一。
《蘋果》記者
92年落成未設隔火層
【安全隱憂】今次發生火警的海怡半島第10座怡麗閣樓高42層,因於92年落成,未設隔火層,惟因這些舊式大廈太高,升降台亦鞭長莫及,令人關注一旦發生火警時的安全問題。
根據香港消防條例,於1996年新規定,逾40層高的建築物須設有隔火層,其後每25層需多加一個隔火層;而不多於40層但高於25層的建築物,則可以天台作隔火層。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建築工程系系主任陳子明指出,有關隔火層可讓市民於火警時,有臨時庇護處,等待消防員到場救援,亦可提供空間讓分層升降機設立機房。如2005年底,大角嘴海輝道「一號銀海」建築地盤曾發生四級大火,由於火場達逾40多層樓高,水壓不足及雲梯不到,消防員需徒步登樓救火。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