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點:日圓波動變數多 - 潘國光

基金觀點:日圓波動變數多 - 潘國光

日本央行上周加推的量寬計劃,若按照經濟的相對比例計算,實際威力是美國聯儲局現時每月買債計劃的兩倍有多。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上台前後,為了爭選票、撐股市、惠企業及填財赤,考慮到當前的地緣形勢,知道美國有重返亞洲的意圖,那就有強化美日同盟的需要,在美國默許下,大力推行弱日圓政策。
然而,日圓貶值不會持久推動經濟增長。日本2月份出口跌2.9%,不單是滙率競爭力問題 (出口美國升5.7%,連升兩個月),而是歐洲疲弱 (出口歐洲跌9.6%,連跌17個月),更是中日關係的問題(出口中國跌15.8%)。央行單純以2%通脹為政策主要目標實屬不智,因為通脹不一定由消費帶動,2月份進口升11.9%,「已經」反映圓貶的效果。貶值增加了進口成本,未來衣食住行各方面皆有漲價的壓力,此為惡性通脹,不但有損民生,從國際貿易角度亦是損人不利己。未來若歐洲持續疲軟、中日關係沒有改善,日本9至18個月內將很有可能會墮入滯脹。

短線超跌 央行或干預

筆者懷疑安倍似乎已察覺到上述現象,因此不排除正準備加大對圓滙的雙向管理,即是要製造有序的貶值,而非恐慌性貶值。事實上,沒有一個意圖以貶值來提高競爭力的國家,會願意讓自己的貨幣(及國債)遭到恐慌性拋售。因此,雖然圓滙弱勢已成,惟欲搭順風車的,仍需注意一旦短線超跌,日本政府或會出口干預;要小心平衡滙價貶速、波幅擴大以及技術超買/超賣點等多項變數。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