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樂日1:詩人賞朗誦 重情重意

童樂日1:詩人賞朗誦 重情重意

朗誦,在印象裏,還停留在:高八度,個頭總會向上翹,然後雙手會伸左伸右,總之就動作多多,換着是學生時代的我,其實覺得朗誦也幾「難頂」,但今時今日做了媽媽,則很希望看到小朋友自信地朗讀,那絕非單純怪獸式的想要獎狀,更大原因,夠膽上台的,都是勇敢的孩子,而這種勇氣,也正是我家小孩所欠缺的。
記者:李莉 攝影:陳盛臣

南下詩人鄭單衣

六位同學來自南區不同學校,分別以英語、普通話及廣東話朗誦了詩人蕭紅的《呼蘭河傳》。

1963年生於四川自貢,1985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曾先後在貴州農學院、貴州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鄭單衣八十年代初開始發表大量詩歌、散文和小說。

看電影 學詞彙

朗誦詩歌能訓練小朋友讀字清晰及加強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認識,亦能讓小朋友學習以不同的聲調表達不同的情感。而對一個詩人來說,聽到別人喜歡自己作的詩固之然開心,但若能親身欣賞人家以抑揚頓挫、拿揑準確的聲線,對詩內容理解正確,而感情表達又發揮得恰到好處的話,這種感動應該更加難以形容。但如何才是一場好的朗誦表演?問詩人,準沒錯。
《夏天的翅膀》創作人、著名南下文人鄭單衣先生前陣子應南區邀請參與了南區旅遊文化節舉行「淺水灣文學之夜」,現場指導了一班由八歲至十六歲、不同國籍學生,分別以英語、普通話及廣東話朗誦了詩人蕭紅的《呼蘭河傳》中有關「火燒雲」的文章,雖然並非鄭老師自己的作品,但以詩人角色角度去看去聽,來自四川的他別有一番體會。
香港父母總以為,為了所謂提升自信,其實更希望小朋友爭取多幾張獎狀,於是就帶小朋友去參加朗誦班,參與朗誦比賽,在同時是從事教育研究的鄭老師卻認為,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的個性,特別是對於語言,有些小朋友天生對文字敏感,對朗誦固之然有幫助,事實卻有更多小朋友的敏感度不高,對發音的掌握未必太好,如果強迫他們去朗誦,效果反而不理想,所以,假如小朋友說話能力不高,但做父母的又好想他們在朗誦方面產生興趣,鄭老師就建議從小開始,帶小朋友接觸需大量利用語言的活動,例如:看電影,挑選一些適合小朋友的電影一起看,然後一起討論,多向小朋友發問電影中的情節,讓他們多以不同的詞語形容劇情,是增加小孩語言運用的好方法。

11歲的Kevin第一次參與朗誦,覺得好玩,卻認為朗讀一些長句子時,不易掌握。

16歲的瀟洋今年讀中五,六歲起開始參加朗誦比賽,一開始時並不喜歡,但經過多年比賽後,覺得朗誦令自己對自己更有信心。

8歲的Elicia認為朗誦最難的是感情的投入。

今年10歲的楚盈很喜歡朗誦,覺得從朗誦中可以學好多成語,對作文很有幫助。

念六年級的思語覺得朗誦好好玩,特別對演話劇有幫助,因為更易掌握對聲線的運用。

見世面 增勇氣

也只有對語文運用有了基礎,才能觸動小朋友對語言的興趣和理解力,而長期處於孤獨狀態的小孩,對說話能力的影響也最大,要自己的孩子不怕陌生人,又能對其他人侃侃而談,做父母的,也得多帶小朋友參與一大班人的活動,哪怕是親戚又或朋友,盡量帶小朋友出外見世面,絕對是增加小孩勇氣的好方法,而勇氣,正正是面對觀眾勇敢自信地朗誦的基石。
想以最親和的方式來提升小朋友的朗誦興趣,鄭老師亦鼓勵父母親多讓小孩聽兒歌,讀詩歌,甚至一起看安徒生童話集都是提升小孩對語文以至朗誦的簡單渠道。他說,就算小朋友未明白所有內容意思,但能久而久之成為腦海中記憶的一部份,對將來真正接觸朗誦都有極大的好處。
說到底,一個好的朗誦,就是表演者能進入角色,以恰當的感情將內容朗讀出來,而要進入角色,就一定要先能了解朗誦文章的內容的意思,要理解,文字能力最重要,對語文的敏感度,天生之外,在鄭詩人眼中,沒有甚麼比父母的投入來得更有效了,多和小朋友談天說地,多爭取和他們相處,比單純參加甚麽班朗誦班更重要。

南區旅遊文化節

查詢: http://www.travelsouth.hk/tc/news/2013

學技巧 先練膽

當然,好的朗誦,不能不加入適當的技巧,所謂技巧,也真的需要專人指導才能事半功倍。曾為校際朗誦節、全港學生演講比賽、香港政府民政事務局演講比賽等擔任評判的謝家亮先生是著名演說家,亦是謝家亮說話訓練學院的主理人。謝老師說要小朋友朗誦得好,先要讓他們明白當中的意境,由於小朋友的理解能力始終有限,所以一定要用小朋友明白的方法,例如要朗誦的詩是春天,何不就帶他們去親身接觸大自然,直接感受春天的氣息。其他影像、照片、聲音,甚至以嗅覺和音樂都是讓孩子明白意境的方法,謝老師甚至鼓勵用適當的道具作為輔助工具。作為多次朗誦比賽擔任評判的謝先生強調,朗誦比賽評分中,小朋友對文章又或詩詞意境的理解及表達能力佔了重要一環,因為明白了,在技巧上,即高低音的處理,表情及身體語言的運用才能到位,才會得到高分。如果孩子是比較害羞的類型,謝老師建議家長可將小朋友在家朗讀的情況以手機又或攝錄機等拍下,然後大家一起重溫,當小朋友以觀眾的身份來看來欣賞自己的表演時,小朋友不只會有滿足感,而且會令他習慣觀望自己,覺得這是平常不過的事,慢慢地就會克服對在陌生人前表演的恐懼。

要朗誦得好,先決條件是對朗誦有興趣。

利用適當的道具可令小朋友更易明白詩歌內容。

謝家亮先生

謝家亮說話訓練學院

查詢:2191 9210

有得睇:鹹魚欄的故事展覽

香港鹹魚業早在開埠前已開始,開埠後,因地理關係,西營盤是鹹魚業的重鎮。鹹魚曾是普羅大眾的重要食糧,其味道與氣味陪伴着數代人成長,隨着社會變遷,此行業亦經歷起跌。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將舉辦「城西魚香 - 鹹魚欄的故事展覽」,展覽以西營盤鹹魚欄為中心,展示鹹魚行業的歷史、鹹魚製法和商會故事等,為這個夕陽行業作一個記錄。

日期:4月27日至6月22日
地點:西營盤西邊街36A後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