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顧媚 憶大師傳奇<br>「趙無極最坦誠」

專訪顧媚 憶大師傳奇
「趙無極最坦誠」

哲人其萎!法籍華裔畫家趙無極前日與世長辭,留下的除了價值連城的畫作,還有一生傳奇。《蘋果》專訪兩位趙無極的好友,憶述與趙鮮為人知的往事;瑣碎之間,呈現一個對藝術執着、重情重義,並且充滿中國傳統士大夫情懷的趙無極。

「我一生之中,他是最坦誠的朋友。無所不談。」有「小雲雀」之稱的歌星顧媚,與趙無極有超過半世紀的深厚友情,趙離世,她並不意外,只感深深的懷念:「他是個完美主義者,一絲不苟。他太愛畫畫,有鋪癮,不畫不行。他總說畫得很慢,越來越慢,好辛苦,他晚年畫不了,因為爬不了梯。」
《蘋果》記者昨致電時,身處加拿大的顧媚正在讀趙無極的六、七十封舊信:「美琴死後我們通信從未間斷,生活工作,他都會在信中說。娶了法國妻子後(他)心情低落,老婆不太喜歡中國人,他許多話無處訴,在信裏寫:『為甚麼女人這麼麻煩。』 之類。他是非常坦誠的人,罵和讚都直接,不會『閘住』。」

1986年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趙無極畫展」會場中,顧媚與趙無極合照。(顧媚提供)

「為甚麼女人這麼煩」

1958年,離異不久的趙無極到香港玩,對邵氏大型義演《清宮怨》中飾演珍妃的陳美琴(藝名朱纓)一見鍾情,同時結識了陳的閨中密友顧媚。顧說:「我們一起認識他。他是一個感情很豐富的人,對美琴最情深,可惜……我想她不是因趙無極而自殺,兩夫婦感情很好的。她家族遺傳精神病,直到死時,與前夫所生的兒子還在青山病院留醫。」
趙無極對第二任妻子陳美琴與前夫生的兒女視如己出,陳的女兒改姓趙,名「善美」,在巴黎做模特多年,顧說:「我十幾年前去巴黎,他還帶這個女兒和我吃飯,他們感情很好。對老婆之前的子女都這麼好,這個人真是很好、很難得! 」這是顧與趙最後一次見面,五年前電話和通信也斷了,直到去年,顧才聽說趙患腦退化症。
香港是趙無極非常留戀的地方,這裏有他與美琴戀愛的美好回憶,七、八十年代多次到訪,都是顧媚接機。他對內地印象不太好,一次給顧寫信說北京香山飯店不喜歡他的畫,掛兩天就取下來了,很生氣。「他說中國政府不重視他,嬲了幾天;這人就是這樣直接,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毫不留情。又說不想去北京,因為妹妹叫所以才去。反而他去台灣比較多。」

大量畫作送贈朋友

退出影藝圈移居加拿大多年的顧媚,已是饒有名氣的水墨畫家,她說繪畫之路受趙無極影響最大:「他信中一直指點我畫畫。」趙每一幅畫一定是十分滿意才拿出來:「他叫我們不好的畫立刻要毀掉,不要留。一些大師的後人不管甚麼垃圾都拿出來賣錢,對畫家聲譽不好。趙無極很仔細想這些。」趙的畫作價值連城,但他不吝嗇送贈朋友:「他很闊佬,水墨、版畫都拿來送朋友,還帶到香港叫我選。又介紹林風眠給我認識,很照顧朋友和後輩。」
《蘋果》記者楊倩

楊凡導演 窮學生獲大師利是

「雖然他的生活非常西方、非常藝術化;他思想非常中國,保持儒家傳統,對人好,中庸之道。」香港導演楊凡1970年首次在巴黎登門拜訪趙無極,當時趙已是舉世知名的畫家,卻欣然接受一個陌生窮學生的來訪:「還請我喝茶、閒聊,當時我只是二十多歲,他已很出名;我離開巴黎時去和他辭行,他還封了『利是』給我。只是見過兩次,他知我是窮學生,給封利是,祝我去英國旅途愉快,我覺得很感動。」
楊凡第三次上巴黎趙府已是二十年後,以攝影師的身份為趙無極拍照;其後在各種不同場合二人都有交流,包括1997年楊在法國巴黎總統府獲受勳儀式(獲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勳章)趙也有參加;趙到香港開畫展楊也有去見他,最後的會面在十年前,楊說:「當時我還送了幾幅張大千大風堂特製畫紙給他,因為他提起會畫些水墨畫。」

「趙作品啟發想像力」

楊凡去年從畫商朋友處獲悉趙無極患病,熟悉的訪客多不再認得,最近一次執筆是把整個畫架變成粉紅色,太太問新畫在哪兒,趙就笑指粉紅畫架。楊說:「他的作品啟發了我很多想像力,這是他給我最深刻的影響。」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