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尋找H7N9禽流感病毒的源頭還沒有實質進展,究竟是來自北飛的候鳥、鵪鶉、鴿子、農場雞還是其他東西依然眾說紛紜,看來科學家還要努力一段時間。
追查病毒源頭及傳染路徑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有的時候甚至像偵探故事那樣奇峯突出,轉轉折折。○三年沙士疫潮由一位內地醫生帶到香港一家酒店再傳到加拿大、新加坡各地就令人驚嘆病毒如何無孔不入,為患全球。說病毒追蹤的書不少,好看的也有好幾本。年來看過的有McCormick夫婦寫的「第四級病毒」(Level 4-Virus Hunters of the CDC),說的是他們在非洲蘇丹、扎伊爾等國家追蹤伊波拉(Ebola)、拉薩熱病等可怕病毒的經驗。有一回他為一位來自伊波拉疫區的老婦抽血,以了解她有沒有染病,有沒有抗體。誰知開始發病的老婦突然奮力掙扎,抽血的針頭刺破了他的手套。接着的幾十小時,作者不斷在走還是留,用「癒後血漿」解毒還是不用的決定中掙扎苦惱。最後選擇留下及注射血漿,最終成功避過伊波拉的襲擊。那一段經歷真可說是「死過翻生」。
另一本有趣的書是由《紐約時報》科學記者Gina Kolata寫的"Flu: The Story of the Great influenza pandemic of 1918 and the search for the virus that caused it.",說的是科學家追蹤1918流感疫潮的故事。根據Gina的說法,這場流感疫潮導致全球數以千萬計平民死亡,一年之內殺死的美國人比一次大戰、二次大戰、韓戰及越戰加起來還要多,並且改變了世界歷史的走向,扭曲了千計家庭的生活。
為了揭開疫潮的源頭,不同的科學家用不同方法嘗試找尋病毒的完整樣本及基因。其中一位叫Kirsty Duncan的年輕科學家就花了好幾年時間在挪威偏遠地方奔走,想了解當年流感傳播的蹤迹,希望在已埋葬的1918年流感死者身上可以找到冰封了但原好的病毒樣本。因此,申請挖開墳墓,解剖屍體,找尋證據。Duncan跟團隊為此帶備了像太空衣的保護衣,以防冰封的病毒蘇醒後傳染他們!最後,Duncan功敗垂成,開棺後發現屍體已腐化,只能找到極少量人體組織供化驗,對研究幫助很微。
尋找病毒源頭很多時候比偵破奇案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