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報道】
深圳海砂樓風波未因深圳市住建部於3月底發表安全報告而落幕。本報獲深圳海砂樓「信義.嘉御山」業主委託,將樓宇中的石屎樣本,送往獲港政府認可化驗所檢測,結果顯示,石屎樣本中含有的「氯離子」(Chloride ion)含量,僅僅符合本港法例的最低要求,但比本港正常的水平(約0.007%)多出近50倍。有專家形容,含量已達「極危險水平」,估計五至七年後,樓房會出現嚴重石屎剝落。
本報早前報道,位於深圳龍崗區、證實有用海砂建成的信義.嘉御山項目,業主多次到樓盤的銷售中心示威抗議,要求承建商退款或者成立基金處理日後的修補事宜。
住建部化驗報告指合格
惟深圳市住建部於3月底發表報告,指兩個石屎樣本中的氯離子含量,分別為0.097%及0.099%,均符合國家標準(少於0.3%)。氯離子含量越低,即代表石屎越鞏固越安全。
不過,業主不滿報告,報告發表後翌日,有三名業主代表到達住建部採樣的同一地點,即第八棟地庫牆身,再採集相同的石屎芯樣本,並委託本報帶到一家獲本港政府認可的化驗室MateriaLab化驗。
報告結果顯示,該樣本的「氯離子比水泥含量」(Chloride ion content by mass of cement)為0.34%,僅符合本港政府認可的最低標準(0.35%)。有化驗師指,本港所用的水泥,氯離子含量極低,僅介乎0.007%至0.009%,換言之,業主所取樣本的氯離子含量,比本港正常使用的水泥高出近40至50倍。
「會有大規模的石屎剝落」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建造工程系系主任陳子明表示,樣本的氯離子含量「已經去到可容忍標準的極限」,他預計,若建築物內所有水泥的氯離子含量與樣本相若,業主真金白銀購買的70年產權房子,可能「五至七年內,會有嚴重、大規模的石屎剝落;石屎剝落後,水氣會進一步入侵,加速鋼筋腐蝕,樓高三十多層的大廈,更可能有倒塌的危險」。
他以本港於1982年揭發的葵涌邨前身、「鹹水樓」葵芳邨為例,指若香港有大樓被驗出用同等標準的海砂水泥,「一定整棟拆除,不會考慮修復」。
【信義.嘉御山石屎化驗結果】
不過,有內地結構工程學者指,個別樣本未能反映整棟樓宇建築的結構,故只能作為參考,但亦補充,個別樣本氯離子含量高達0.34%,「雖然僅僅符合標準,但一定是不能接受的,當局一定要徹底檢查,就算結果會令整個項目推倒重來,但人命尤關,必要時都要『壯士斷臂』,以絕後患。」
業主代表得悉檢測結果後表示「失望」︰「感覺好像抱有一點點希望,也希望檢測結果出來以後真的沒事,但還是驗到高含量的氯離子,現在房子也買了,要我們住三到五年,房子還算完整的時候賣出去再換新房嗎?還是住到房子塌了等賠償?」
他們希望循法律途徑再向發展商追討,但卻不抱期望︰「始終政府不是出了個報告嗎?跟發展商打官司就是跟政府鬥,鬥贏鬥輸不好說,但我懷疑有沒有律師敢接我們的案子。」
業主示威追討發展商
部份信義.嘉御山業主由3月中起,在屋苑附近的銷售中心舉起寫上抗議字句的紙板,包括「一家三代血汗錢,葬於海砂房」等,以表達對海砂樓的不滿,惟連日來追討無果,他們表示會於本周六再召開業主大會,商討下一步對策。
信義集團發表聲明指,國家建築工程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及深圳市住建部曾於項目進行抽芯和氯離子含量檢測,結果顯示工程項目的氯離子含量符合國家標準。又強調項目是按照政府規定進行開發和品質管控。
聲明更指,「凡以其他非正規途徑進行的建築用砂樣本和發佈相關檢測結果,作出可能詆毀和中傷信義地產的品牌形象、擾亂正常經營秩序行為,會保留追究相關經濟賠償及法律責任的權利」。
近海物業 石屎要更堅固
【小知識】
按香港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所印發的《土木工程一般標準》,以及建築業界所使用的「實務守則」,混凝土中的氯離子含量,可以分為三個標準(見表)。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建造工程系系主任陳子明解釋,由於建築物所處位置不同,政府及業界對混凝土的強度要求亦相應不同。他舉例指,若建築物建於海邊或接近海水的地方,銹蝕可能性較大,會使用比普通更強一級、即「耐硫酸鹽混凝土」的標準。故標準中的0.35%,已經是本港政府及業界最低的要求。
中港驗法有異
陳子明補充︰「一般而言,本港的混凝土供應商及樓宇開發商都不會供應或使用貼近邊界的混凝土。」本港一般使用的水泥,氯離子含量只有0.007%至0.009%。
根據內地標準,混凝土中的氯離子含量要求是不能多於0.3%。是次檢測,實驗室是採用本港認可的「酸溶性檢測」方法,與內地慣用的「水溶性檢測」不同,故化驗結果會有差異。有化驗專家指,兩者結果沒有絕對的同比性,但可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