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行搏命 屬內銀壞孩子

民行搏命 屬內銀壞孩子

【潛在風險】
民生銀行(1988)被譽為「最搏命」的內地商業銀行,其網頁曾經標榜銀行專做「小微金融」,水產、石材、茶葉及服裝的各行各業,幾乎無所不包、無款不貸。
民行董事長董文標在一個網頁上更自豪地表示,「小微金融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風險,解決風險問題要靠『大數定律』,靠價格沖銷風險」,足見民生銀行的拼搏本色。
不過,經年拼搏所帶來的後果,就是銀行貸款風險大增,若市況不就,隨時面對大額撇賬風險,最近則已面對中央政策打壓,顯得難以應付,惟有硬着頭皮繼續硬銷理財產品,做內銀之中的「壞孩子」。
去年民行染指廈門、福安、安溪及武夷山等地250多家的中小型茶葉企業,更豪言投入500億元人民幣支援茶企,並籌建茶葉產業基金。
不過,有會計界人士指出,部份福建中小企「條數有問題」,擔心一旦「爆煲」,最大債主民生銀行恐無以為繼。

股價高位跌25%

民行去年十大客戶之中,包括被指違規佔地的雲南中豪置業、被質疑財報充滿「水份」的中聯重科(1157),更有被評為惠譽評為「BB」級的永暉焦煤(1733),但民行仍於年初貸款27.3億港元予永暉,助其收購加拿大企業。
由於新政對於民行最不利,其股價年初高位至今下跌25%。近日港股反彈,民行亦未見起色,昨逆市跌2.1%,報9.2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