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活地阿倫:編導演》(Woody Allen:A Documentary)<br>精蟲 肥皂槍 死神

蘋影話:《活地阿倫:編導演》(Woody Allen:A Documentary)
精蟲 肥皂槍 死神

如果你不夠老,對早期的活地阿倫不熟識,這部《活地阿倫:編導演》仍然應該去看,對大師的作品或者歷史會有點認識,但電影內的活地阿倫到底是真的如此,還是假的如此,我便不敢說了。
這幾年他所拍歐洲大都市系列,十有九都是成功,被影迷和影評讚到天上有地下冇。其中包括我在內。坦白說,只要他不在電影內自己演一個角色,又或者那個角色不太吃重,他的歐洲系列電影便非常好看。《安妮荷爾》是他的成名作,那時他口若懸河地說過不休,反而不覺得有甚麼問題,人老了卻覺得十分煩。是我們對老人的歧視嗎?
活地阿倫聰明的地方是他的歐洲系列電影永遠都不會讓主角和觀眾脫離遊客的身份,你要看的名勝古蹟他給你看,你想像中那個地方是甚麼風情,他就給你甚麼風情。但永遠不會講述該地的歷史或者民生。他的故事看似很有當地色彩,實際上發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他比較失落的一個時期是紐約時期,那時他的電影總是困在一大群男女感情事中轉,卻轉不出困局。一群中產或者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荒唐生活,既嘲笑別人又懂得自嘲。而且,有段時期他好像中了英瑪褒曼的毒,對死亡總是有魔幻般的吸引力,死神幾乎出現在他的每部電影之中,後來年紀大了才大而化之,不再在死這方面說話。對於這一個憂鬱期,《曼哈頓》是他最好的最浪漫作品,其他有時會覺得他未老先衰。我指的是生活態度,實際上他的電影即使在任何時期,都是有趣而又像是很有深度。無論真假知識分子都會喜愛。
但其實他早期的《愛慾奇譚》扮精蟲,《Take The Money And Run》拿着用肥皂製的手槍逃獄,卻遇上大雨天。這個類似小丑時期的電影,在滑稽之外有份天馬行空的奇想,更值得我們這些老人家懷念。
撰文:仰止

想睇更多首輪猛片介紹同預告片?《一台戲》為你網羅最新電影介紹及影評↓↓↓↓
http://hk.movies.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