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風雲】
【本報訊】香港國際貨櫃碼頭(HIT)旗下外判商長期剝削員工,觸發今次大罷工。香港碼頭業職工會昨向本報公開外判商永豐港口服務公司過往的違規惡行,如剋扣員工強積金及假期工資,直至員工集體申索才急忙補鑊回水,之後再繼續大玩剝削,長年以薪代假、拒向勞工處呈報工傷,涉嫌違法。工會炮轟聲稱視員工為一家人的永豐,猶如強姦親女的獸父,HIT則長期縱容欺壓。
記者:盧文烈 張文傑 王家文
碼頭工潮涉及四大外判商,聘有600名抓結及理貨員的永豐有最多員工響應罷工,估計超過半數員工「起義」。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碼頭業職工會幹事陳昭偉表示,公司近年先後發生兩次員工集體申索事件,05年底工會收到求助,指公司未有按法例給予員工年假及勞工假期工資,一度醞釀工潮,最終公司只以六至七折「回水」。
HIT被指縱容外判商
工會06年再收投訴,指永豐在強積金制度於2000年推行後,將員工一半收入改為房屋津貼,以便減少強積金供款,員工再次發揮團結力量,迫使公司分36期歸還欠供款項,工會至今仍保存數百份追款文件,力證永豐違規惡行。
陳昭偉說,工會每次收到投訴都向HIT反映,對方視而不見,繼續縱容外判商違規。受聘永豐的船上理貨員明哥表示,不少工友每月只放兩日假,勞工假如新年等日子都要返工,但公司沒安排補假,長期違法以薪代假。他承認部份員工為增收入,不介意直踩24小時,但公司經常以人手不足為由大石壓死蟹,要求員工踩完24小時再踩24小時,他最高紀錄連續5天工作共120小時。
陳昭偉指,根據法例,僱主須讓僱員放取法定假日,或安排另定假日,僱主不得以款項代替發放假日,即所謂買假,違例者最高被判罰5萬元。除了違反《僱傭條例》,永豐又涉嫌牴觸《僱員補償條例》。根據條例,僱主須在工傷意外發生後14天內向勞工處呈報,違例最高罰款5萬元。
「佢當我哋係狗呀!」
陳昭偉指,工會接獲不少投訴指永豐未有呈報工傷假少於7天的事故。橋邊理貨員陳先生去年5月工傷弄傷右腳,在瑪嘉烈醫院休息了20天,公司當時只是私底下加碼賠償,未有向勞工處呈報;到去年8月,他工作期間傷了左腳,公司又重施故技,未有呈報,他遂主動向勞工處報告,該次工傷令他要休養6個月,近期才重返工作崗位。
HIT昨日沒有回覆本報查詢,勞工處呼籲員工作出投訴。此外,永豐負責人黃志德前日向傳媒表示與員工似一家人,其「一家人」言論辣㷫工人。陳昭偉直斥永豐猶如強姦親女的獸父。有罷工工人怒斥:「一家人?佢當自己係主人我哋(工人)係狗呀!」即將參與勞資談判的工人黃兆祥以「家門不幸」四字回應;機手張先生苦笑說,威逼加班、只可在艙內小解怎可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唔會搞成咁啦」。
永豐剝削員工四宗罪
1. 長期未有給予員工年假及法定假日工資,直至05年底工會代員工追討,公司才承諾七折找數。
2. 強積金制度2000年實施後,公司將員工一半薪酬改為房津,以便可減少強積金供款;06年員工透過工會集體索償,公司才分36期回水。
3. 經常以薪代假,違反《僱傭條例》不能買假規定。
4. 未有在工傷意外發生後14日內向勞工處呈報,違反《僱員補償條例》。
資料來源:碼頭業職工會及永豐員工
永豐負責人剝削劣行多
【本報訊】永豐負責人黃志德接受個別傳媒訪問時,聲稱沒有剝削工人,但工人踢爆,他早年承接和黃轄下和記港口集團有限公司佔50%股份的屯門內河碼頭外判工作時,已劣行多多,除試過剋扣假期工資外,又藉將外判公司結束,逃避支付強積金。
積金局曾提刑事檢控
參與罷工的阿強現於HIT外判商聯榮旗下當吊機機手,他指黃志德剝削工人早有前科,約10年前黃也是一間名為嘉華利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該公司承接內河碼頭批出的橋邊理貨及吊機操作等工作合約,工會在06年揭發,該公司將工人一半薪金變成房屋津貼,令工人工資表面上降低,以減少供款,工會遂向黃志德交涉,希望為員工取回應得供款。
碼頭業職工幹事陳昭偉指,積金局當年曾提出刑事檢控,但排期審訊期間有人結束嘉華利之業務,以避開支付工人強積金,阿強稱有過萬元強積金最後「攞唔番」,曾向警方求助。據了解,嘉華利之後改名匯星物流,但經營者仍是同一批人,之後每隔一兩年又改名,逃避支付工人長期服務金。
工人長期吸廢氣易患病
【本報訊】貨櫃碼頭工潮揭示工人的不人道工作環境,原來機手工作時,與貨輪僅四至五呎距離,不斷吸入貨輪噴出的黑煙,加上碼頭內充斥含硫量高的柴油車及使用紅油的重型機械,不少工人也患上呼吸系統疾病或肺癌,僱主從未為工人提供勞工保障,只會冷漠地說:「怕的話,就唔好做。」
於碼頭工作的機手稱,長時間接觸貨輪噴出的黑煙廢氣,不時感覺喉乾及頭暈,下班後鼻腔更滿佈黑色物體。
地球之友昨於貨櫃碼頭,實地量度空氣中的可吸入懸浮粒子(PM2.5)濃度,發現平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50微克,高峯時的讀數更達到每立方米150微克,遠高於葵涌區空氣監測站錄得每立方米13微克的水平。該會批評碼頭資方不單未有保障工人健康,也危害全港市民健康。
安排無關係工會談判 政府被指搞分化
【本報訊】代表近500名碼頭罷工工人的職工盟發起工潮兩星期,勞工處終成功拉攏勞資雙方正式談判,兩間外判商永豐及高寶今日會先與職工盟代表會面,但政府同時安排工聯會及勞聯與資方進行另一場談判,HIT會派代表列席兩場會議。罷工工人對兩個與工潮無關的工會突然介入表示憤怒,批評政府將事件複雜化,並重申絕不接受外判商提出的5%加幅。
勞資破冰談判,今早10時先由職工盟與永豐及高寶展開。工人代表黃兆祥說,答應開會的外判商數目較當初要求少,仍決定出席已屬讓步。
斥張建宗令事件更混亂
永豐負責人黃志德聲稱多年來累積工資增長達11%,由於經營困難,今次只能加薪約5%,但之後又指加幅有商討空間。黃兆祥說,工人有共識,加薪5%不可接受。工人李先生認為最少要加10%。
對於政府突安排工聯會介入,黃兆祥批評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令事件更混亂,「唔知張建宗想點」。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指只有一個上午開會,未必足夠,警告如因此談判破裂,張建宗要負全責。張建宗解釋,曾串連各方同場談判但未成事,否認分化工人。
罷工基金已籌得409萬元,職工盟昨向430工人派發第三次津貼,每人1,500元。街工區議員黃潤達稱,前日在天水圍擺籌款街站時遭疑似建制派人士投訴籌款違法,800多元捐款被警方扣起。警方指案件列作「沒有許可證的非慈善公眾籌款」,或作出票控。國際交通運輸工人聯盟(ITF)主席Paddy Crumline親到碼頭聲援工人,他指和黃在外國承認外判工的合約,絕不像香港般劃清界線,聯盟將發動各國屬會聯署向和黃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