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來到北極馬拉松的起跑點,北緯89度的國際北極營地Barneo,近-30℃的極端天氣下,跑步難,採訪也難。第一次在冰天雪地採訪,記者戴上兩對手套,穿三對襪,包得密密實實,都抵不住低溫,須不停跳動來暖身。當天即使沒刮大風,臉上也會凝結雪花,面部也凍僵了,流鼻血也不自知。
生活在香港,很難想像一天24小時戴着手套的不便;在極地,日常生活最簡單的動作也變得困難重重。例如進出冷暖地方,眼鏡起霧氣後結霜,但又不能脫掉手套抹眼鏡,因為只要脫下其中一對手套,雙手未幾會變紅和刺痛,因此只能朦朧一點了。看似堅固平靜的雪面,其實暗藏危機,一腳踏入立即深陷兩至三呎,雪深及膝,需拔足向前行,行步路也極花氣力。
想幫忙卻不能停止工作
同是香港人,在極地自然要互相照應,但眼見參賽者陳貝兒和王利民受傷,我卻只管拿着攝影機拍攝,頓時感到記者的道德兩難。受傷不能繼續比賽的陳貝兒,傷後睡在休息室病床上淌淚,下半身動彈不能,而在場工作人員多是俄國人,溝通困難,身為港人的我應該幫她,但我卻又不能停下來,只能遞上衞星電話訪問她的感受,幸好貝兒之後無恙,來自香港的工作人員賽後重聚時都鬆一口氣。
《蘋果》記者
救冰行動「冰荒荒搵你幫」專頁: http://sosarctic.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