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活地阿倫:人生編導演》(Woody Allen:A Documentary)<br>誰是活地阿倫?

蘋影話:《活地阿倫:人生編導演》(Woody Allen:A Documentary)
誰是活地阿倫?

活地阿倫的電影我看過九成,但我從來沒想過去了解他,總覺得他的人生就是電影,精采的和失落的,東岸知識分子的理性和小丑般的搞笑,都在他的電影內找到。他的傳奇他的新聞我也讀過不少,對我來說,我好像很了解他,又實在完全不了解他。看了羅拔韋迪的紀錄片,我沒有覺得增加或減少了甚麼。
電影本來長三小時,你可以上阿瑪遜找到影碟,分兩集,非常長,也非常悶。也許不是羅拔韋迪的錯,他已經用盡方法將活地青年時的生活片段,和他的電影交替播放出來,資料是夠豐富了。只是活地阿倫本身作為一個有點人格分裂的喜劇明星、棟篤笑專家、導演,及一個喋喋不休的老人,實在連他自己恐怕也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反而在NBA紐約隊主場時間中看到在座的他,會覺得他是個人。
對於像活地阿倫這些人,順時的忠實的,再加上眾星拱照式的拍攝方法,根本無法真正找到他的真實人生、真實想法,只有從作品本身才能夠,換言之,他的作品便是他的人生,他的人生便是他的作品,其他,就只有上床睡覺拉屎做愛,和養女之間的緋聞,像你我。
活地阿倫對於自己的思想除了透過電影之外,幾乎都秘而不談,又或者根本是無法言說。當我們年輕時看到他那些帶點知性,卻動作滑稽的笑片,對他簡直視為神靈,《情慾奇譚》、《Take The Money and Run》,扮精蟲,扮卡斯特羅,扮神經質的少年,直到他似乎在扮演自己:《安妮荷爾》才令我們大吃一驚,除了笑話外,你發覺原來費里尼、英瑪褒曼等藝術電影大師對他有很深的影響。我們這些影迷才為這位叫做活地阿倫的導演戴上更閃亮的光環,原來他不只懂得搞笑。
也許,觀眾應該多看他早期的電影,會好過看一部紀錄片。你會發現這個人的多變已經到了連他自己也捉摸不了的程度了。
撰文:仰止

想睇更多首輪猛片介紹同預告片?《一台戲》為你網羅最新電影介紹及影評↓↓↓↓
http://hk.movies.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