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圓滙率大跌,吸引不少港人到日本購物及「追櫻」,但要提防傳染病。日本今年德國麻疹大爆發,截至上月底已錄得逾2,000宗病例,台灣衞生部門昨日公佈一名上月到大阪及京都自助遊的35歲女子,回程後病發。本港微生物學專家表示雖多數港人年幼時也會接種疫苗,但也有漏打或未完成接種情況,中、老年人較容易感染;籲港人到人多擠迫的地方追櫻時戴口罩。
記者:鍾麗霞
台灣衞生署疾病管制局昨日公佈今年首宗外地傳入德國麻疹個案,患者是住在台灣北部的35歲女性,上月中到大阪及京都旅遊,回家兩周後出現紅疹、頸部淋巴結腫大、關節痛及結膜炎等症狀,昨日確診感染德國麻疹。由於潛伏期間患者身在日本,所以斷定為外地傳入個案,患者現已康復。
孕婦感染可致流產
當局對患者回家後的160名接觸者進行醫學監察,其中48人屬處於生育年齡的高危女性,1人更已懷孕11周,暫未發現有接觸者受感染。疾管局警告孕婦一旦感染,隨時引發流產或令胎兒主要器官受損,建議一歲以下嬰兒或沒有抗體保護的孕婦應避免前往德國麻疹流行地區。
日本的港人旅遊熱點東京、大阪及福岡等均錄得德國麻疹個案,其中東京病例最多,男士感染遠高於女士,30、40歲的中年人是感染高危族,七成感染者忘記是否有接種疫苗,逾兩成人則沒有接種,也有少數病人確定曾完成兩次疫苗接種也中招。
漏打疫苗者風險高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本港於1978年引入德國麻疹疫苗,免費為兒童接種。早期為一劑注射,後期為兩劑,分別在一歲及就讀小一期間接種。市民若已接種兩劑疫苗,可獲全面保護,惟有機會因「漏打針」只接種一劑,令疫苗保護力降至80%至90%,增加中招風險;早期未受惠於免費疫苗接種的市民,如中年人或長者,除非曾受感染產生了抗體,否則感染風險較高。他建議市民若不確定有否完成疫苗接種,到日本旅行期間,應避免到人多擠迫、空氣欠流通的地方;乘搭交通工具或賞櫻時可戴口罩。
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今年至2月底,本港有6宗德國麻疹個案,其中4宗是外地傳入,但未有傳入地點資料;去年則有44宗個案,多數是本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