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娘子逝世】1925年10月13日,一個將改寫英國歷史的女娃兒,在林肯郡格蘭瑟姆(Grantham)出生。
少女時代 愛念詩讀化學
瑪格麗特.羅伯茨(Margaret Roberts)生於一個中產階級下層家庭,有一姊,父親艾爾弗雷德(Alfred)為人虔誠又勤奮,深信做人應自力更生,對政治很有興趣,當過市議員和市長。他的價值觀對瑪格麗特有很大影響。
瑪格麗特自小聰敏,愛念詩,尤愛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她雖自小成績不俗,但也全賴有考生放棄機會,她1943年才拿到獎學金入牛津大學念化學。以二等榮譽畢業後,她一度在塑料廠當研究員,但其後她再上法學院,取得律師牌執業,因她始終想闖一闖政壇。
從政時代 23歲參選議員
大學時代的瑪格麗特,已對政治有濃厚興趣。她學習演講外,45年大選更幫手搞集會,翌年就當上牛津大學保守黨聯會史上首名女主席。
47年畢業後,工廠的工作越欠滿足感,她公餘時全情投入政治。回報很快有了,才23歲的她獲邀代表保守黨角逐達特福德(Dartford)選區的國會議席,可惜50和51年兩次出選都失利。
這期間她邂逅離婚商人丹尼斯(Denis Thatcher),51年底結婚,成為戴卓爾夫人。搬到倫敦的她,開始攻讀法律,53年誕下龍鳳胎,忙於照顧家庭,有幾年沒參加選戰,而且「家庭主婦」身份也較難獲黨內大老垂青。但她終在59年進入國會,很快做出成績,三年後首次進入政府,在退休保障部當一名小官,67年更成為影子內閣教育大臣。
70年保守黨意外上台,她也成了教育大臣。任內下令取消向學童免費派牛奶和強制16歲及以下兒童必須上學,最令民眾印象深刻。
風光時代 重奪福克蘭群島
戴卓爾夫人能夠坐上高位,全憑無比魄力和堅定信念。1975年,她擊敗了一手提拔她的希斯(Edward Heath),就任黨魁後即申明作風:不講共識,只講信念。之後三年,她努力爭取黨內草根支持,同時改變形象,靜待上台機會。
78年末至79年初,工黨政府提出限制加薪幅度,激怒工會,掀起罷工潮,「不滿的冬季」(Winter of Discontent)令英國人厭煩,5月大選時將希望寄託戴卓爾夫人身上,英國歷來首位女首相,就此誕生。
戴卓爾夫人甫上台就大刀闊斧的削減政府開支、提出國企私有化等,成功壓抑通脹,但失業率勁升至12%,民眾和黨內出現懷疑聲音。
福克蘭危機來得及時,82年英軍用72天重奪被阿根廷佔領的福克蘭群島,英國重振國威,翌年保守黨以壓倒性姿態勝出大選,戴卓爾夫人強勢連任,之後再在87年第三度領導保守黨勝出大選,執政11年,是19世紀以來在位最長的首相。
退休時代 患癡呆少露面
但戴卓爾夫人的強勢領導,也教部份下屬不滿,認為她剛愎自用。推出人頭稅令她聲望劇跌,在歐洲政策上與閣員意見相左,最終導致多年親信、外相賀維(Geoffery Howe)辭職,激發黨內「倒戴潮」。1990年11月20日,與她素有嫌隙的夏舜廷(Michael Heseltine)發難,挑戰她黨魁地位,觸發黨魁選舉。戴卓爾夫人在第一輪投票竟未能取得足夠票數,第二輪投票前,她遭馬卓安(John Major)、彭定康(Chris Patten)等黨員「逼宮」。大勢已去的戴卓爾夫人,11月22日宣佈退選,鞠躬下台,結束11年首相生涯。
戴卓爾夫人回國會當了兩年後座議員,92年沒再參選。離開下議院後她曾寫書和演說,但隨着年紀老去,她健康漸差,2002年數次輕微中風後,不再公開演說。2003年丈夫丹尼斯離世,給戴卓爾夫人很大打擊,她曾寫道:「首相是孤獨的工作,但幸而有丹尼斯,我從不孤單。」又讚他是「真男人、好丈夫、摯友」。
05年,女兒卡蘿爾指她患上癡呆症,「剛說完一句話,她已忘了句子的開頭」,會把以往的國際、國家大事搞混,甚至連丈夫已離世也不記得。近年她越發衰弱,幾乎不再露面,甚至2010年首相府為她舉行85歲生日派對、前年威廉王子結婚等,她都以抱恙為由沒出席。
《蘋果》資料室
戴卓爾夫人生平
13/10/1925 在格蘭瑟姆出生
10/1943 進入牛津大學攻讀化學
10/1946 當選牛津大學保守黨聯會主席
23/02/1950 代表保守黨在達特福德競逐國會議席,落敗而回
13/12/1951 與丹尼斯.戴卓爾結婚
01/12/1953 取得律師資格
08/10/1959 首度當選國會議員
09/10/1961 獲委任為保守黨退休金及國民保險事務次長
18/10/1965 保守黨成為在野黨後,獲委任入影子內閣,先後任房屋土地、能源、運輸、教育等事務的發言人
19/06/1970 保守黨再上台,任教育科學大臣
11/02/1975 保守黨淪為在野黨後,挑戰黨魁希斯的黨魁地位成功,成為保守黨首位女黨魁
03/05/1979 保守黨勝出大選,成為英國首位女首相
02/04/1982 阿根廷出兵佔領福克蘭群島,她下令派兵攻打
14/06/1982 經過72天戰爭後,阿根廷投降,成功重奪福克蘭群島
09/06/1983 首度連任
12/03/1984 英格蘭北部煤礦工人罷工開始,工潮持續一年,最後在她鐵腕打壓下關閉
12/10/1984 避過愛爾蘭共和軍行刺
20/11/1984 將國營英國電訊公司私有化
16/12/1984 跟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會晤後,說他是可以打交道的人
19/12/1984 就香港前途問題來華簽署《中英聯合聲明》
11/06/1987 第二度連任
31/03/1990 因為開徵人頭稅,倫敦中部爆發騷亂
22/11/1990 黨內就歐洲政策現分歧,在黨員逼宮下宣佈辭職,由馬卓安繼任
30/06/1992 獲冊封為終身貴族,晉身上議院
22/03/2002 多次中風後,停止公開演說
26/06/2003 丈夫丹尼斯逝世
20/12/2012 入院做手術,切除膀胱瘜肉
08/04/2013 中風後逝世,終年87歲
鐵娘子稱號 源於蘇聯報章
【軼事趣聞】戴卓爾夫人的「鐵娘子」稱號深入民心,原來這個稱號是由前蘇聯國防部《紅星報》在1976年給她起的。當年戴卓爾夫人發表演說,痛斥蘇聯「一心要支配世界」、「重槍炮而輕牛油」,因而引來《紅星報》以「鐵娘子」之稱回應她,但她對這個綽號欣然接受。
作風端莊 手袋如權杖
【軼事趣聞】戴卓爾夫人全家信奉基督教循道衞理宗,養成事事一絲不苟的習慣。從政以後,她端莊作風不變,連外表髮型也不例外,精心經營的招牌「熟女」髮型和常常掛在手臂上的手袋,遂成了她的個人標誌。後來有人以「Handbagging」來形容女政客攻擊男同事和政敵,也是源於戴卓爾夫人那個好比權杖的手袋。
勤力工作狂 日睡四小時
【軼事趣聞】戴卓爾夫人與已故美國總統列根志同道合,但兩人行事風格明顯不同。列根奉行「治大國若烹小鮮」的領導哲學,每天定必準時下班。相反,戴卓爾夫人以勤力見稱,是出名的「工作狂」,據說每天只睡四小時,精力過人,同時愛好杯中物。不過戴卓爾夫人晚年健康轉差,不得不遵從醫生勸諭減少公開演說。2004年列根逝世時,戴卓爾夫人亦因健康問題,連悼辭也要預先錄音。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