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順終於為他的偵探故事埋尾了,《C+偵探》、《B+偵探》,再加上《同謀》,他坦言希望着力做好電影內容,「讓我拍多一次,也只能這樣。拍電影最慘是,不做就不知好不好,過程是有賭博成份,樂趣就在這。」旁邊的張家輝說:「贏了開心,輸了就有賭未為輸嘛!」
記者:周燕 攝影:蔡家輝
張家輝化妝:Midco Chu 張家輝髮型:強仔
能醫不自醫
先是2007年《C+偵探》,2011年《B+偵探》,《同謀》原本叫《A+偵探》。「本來想改名為《C+偵探加C+偵探》,但名字太長了。而且拍續集有危險,觀眾沒有看過一、二集,就以為會看不明白。」換新名字,是市場計算,「看過一、二集,一入場已經知道是續集,沒有看過,就可當是新戲。」彭順拍《見鬼》而為人認識,轉拍偵探片,坦言是因為要賺人民幣,但電影中的東南亞異國情調,時而昏黃、時而憂鬱藍的畫面色彩,令其偵探片依然富神秘色彩,「我對不明的事很感興趣,所以喜歡拍人物追尋事情的故事,一些不可思議的題材。」
《同謀》是一個能醫不自醫的故事,伏線早在《B+偵探》鋪設了,電影結尾時,陳探(郭富城飾)拿到父母的照片若有所思,很多觀眾不明所以。原來是為下集《同謀》鋪路,陳探拿着照片,走到馬來西亞找尋父母被殺真相,卻陷入一個個殺機,於是聘請馬來西亞偵探鄭風喜(張家輝飾)幫手。彭順說:「一個醫生看醫生,這個設計幾得意。醫生多數自己開藥方給自己,一定是有大病,搞唔掂時才看其他醫生!」說下去,他還是要講鬼怪,「鬼見鬼,也可以是一個新故事!鬼以為在嚇人,誰知對方也是鬼。」其中一幕,陳探在酒店房內自言自語,像是鬼上身,看至結局,觀眾便知道,實有驚喜。之前彭順提過,希望為《同謀》徵集網友好橋,有沒有下文?「有好多人說有心做電影,到真的有機會,卻覆都唔覆。(旁邊的張家輝說:『食唔起吧。』)不知是否食唔起,可能是噏吓而已。你問個魚蛋佬,你想拍電影嗎,他可能說想,但轉頭還是在煮魚蛋粉。」
認真搞笑
張家輝跟郭富城一起查案,配搭新鮮,他的角色有緩和電影緊張氣氛的作用,「他打木人樁,打打吓搵到個胸圍,為查案又去殯儀館收料,方法輕鬆搞笑。」鄭風喜患有哮喘,但又大無畏,兼有小人物的打不死曱甴精神和麻甩佬的蠱惑。彭順說找張家輝也是看中他「既能認真,又可搞笑」。網友至今仍廣傳他在《賭俠1999》那句「仆你個X!亞視嚟嘅喂!」就知大家仍很懷念演喜劇的張家輝。
張家輝今年憑《大追捕》獲提名金像獎影帝,戲中演性格深沉的釋囚,跟《同謀》的鄭風喜是兩種演繹,「偵探角色在戲劇世界有很大發揮空間。他不是警察,查案時不用背負警務條例,或者怕被人捉到錯處,就好像律師身邊的師爺。」
兄弟情
《B+偵探》中,陳探好友風澤(廖啟智飾)被殺,《同謀》延續男人之間的友誼,讓陳探遇上鄭風喜,最後兩人成為共度生死的好兄弟。
彭順在電影中安排張家輝一人分飾一對孖生兄弟,鄭風喜弟弟涉嫌運毒坐牢,鄭風喜努力幫弟弟洗脫罪名,是另一條兄弟感情線。孖生兄弟設定,也是來自導演現實中跟弟弟彭發的感情。張家輝說:「我起初也想,演哥哥時,有這種性格,做細佬時,就把性格扭轉,讓他們明顯不同。但開拍時,反而覺得不用太刻意,因為孖生兄弟性格上不會分別太大。」這也是導演經驗之談,「我們的想法好似!不只是心靈相通,而是像同一個人!」電影中,孖生兄弟最大分別是髮型,雖說性格相近,但還是有差別,導演說,兄弟情、親情也是《同謀》很重要的元素,「我們想說,無論有甚麼問題,兄弟就是兄弟。」
海報有玄機
《同謀》原名《A+偵探》,彭順無奈要改名,惟有在電影海報「做手腳」,《同謀》的「同」字,原來藏有「A」和「+」,這也算是了咗彭導一番心願吧。